【名句】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
【注釋】
選自漢·賈誼《鳥賦》。
小智:智慧小,目光短淺,小聰明。
自私:自高自大。
達人:通達的人。指見識高超,不同于流俗的人。
大觀:志向遠大。
可:合適。
【賞析】
賈誼少年得志,二十多歲便升遷為太中大夫。然而正當他籌劃改革,憧憬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時,卻遭到朝中權貴的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政治理想不能實現,人生前途瞬息萬變,令具有王佐之才的賈誼充滿了苦悶和彷徨。然而,身處漢代的賈誼,不會再像屈原那樣,以沉江自亡來了結人生的矛盾了。他在賦中說:
“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無物不可。”
意思是:小聰明的人是自私的,他們看重自己,輕賤別人。達觀的人目光遠大,深知死生禍福之理,對萬物一視同仁,故無所不宜,即使死后變成異物也無不可。
尋求精神解脫,是舊時代文人學士最高層次的處世哲學。當然,時代不同,他們選擇精神解脫的方式各各不同。賈誼在“千變萬化”的人生比較中,選擇的是“達人大觀”的超脫之路。這樣的達人,較之目光短淺的小智者,擁有的是大智慧,已然善于從外部的客觀規律中認識領悟人生,以求得自我的精神解脫,從不把無謂的事放在心上。所以能夠做到遺世忘我,恬淡無為,“細故蒂芥,何足以疑”。達到這種精神境界的達人,其人生憂患、煩惱和苦悶,自然而然便通通消失在自得自樂的達觀之中了。
賈誼這種置生死憂患于身外的精神追求,順從命運安排的人生抉擇,既不同于楚狂接輿式的放浪,也不同于儒家孔孟式的自我完善,而是道家莊周式的遺形忘我的達觀超脫,是一種清醒而自覺地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更是融化了道家思想的人生哲理。事實上,賈誼欣賞和追慕的“達人”,正是道家莊周塑造的精神偶像。
漢代高度集權,打破了春秋戰國時期文人“朝秦暮楚”的處世方式。漢代文人學士雖有選擇奉事王侯的自由,但一旦得罪權貴,便無所逃遁了。所以,漢代的文人學士,在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社會政治面前,得志時便積極入世,遵循儒家的處世信仰,失志時便以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尋求精神解脫。這種儒道合流的處世之道,在漢代文人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如司馬遷、揚雄、班固、張衡等。而開辟這一處事之道的,便是賈誼。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遭受挫折,不得志的時候,便引老莊道家的達人為知己,來抒發和安慰自己孤獨落寞的情懷。
所以,達人這種精神偶像,千百年來為中國的文士所追慕和效仿。《后漢書仲長統列傳》有:“至人能變,達士拔俗。”唐代詩人杜甫《寫懷二首》有:“達士如弦直,小人似鉤曲。”這種情懷,在后人的詩文中獲得了贊賞。
上一篇: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其少進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其波涌而云亂,擾擾焉如三軍之騰裝。其旁作而奔起也,飄飄焉如輕車之勒兵。|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