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出自哪里,《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什么意思,《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原文出處,《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賞析。
【出處】 宋·范仲淹 《蘇幕遮·碧云天》
【鑒賞】 夕陽映照著遠山,茫茫的秋水,一直連接到天邊; 而那冷漠無情的芳草,更是一直延伸到斜陽的另一邊人在夕陽下,面對落日、遠山,只見秋水蒼茫,芳草連天,思念故人之情,不覺油然而生。此詩當做純粹寫景,則秋水、斜陽、芳草,便襯托出一幅飄逸、凄美的景色; 若是描寫對故人的懷念,則柔美、迷人的黃昏景致,更能顯露出纏綿、哀婉的愁情。“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可用來表示對遠方友人的無盡思念,與李叔同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有異曲同工之妙。
【原詞】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寒煙翠” 或作“含煙翠”)
上一篇:《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