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出自哪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什么意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原文出處,《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賞析。
【出處】 唐·白居易 《長恨歌》
【鑒賞】 天地雖然長久,但總有到盡頭的時候; 唯有這種永別的哀愁,卻是綿延不斷,永遠沒有斷絕的一天。這里所說的 “恨” 是情人愛恨交集的恨,是生離死別的恨,是楊貴妃已死,唐明皇此后不得再見的恨。后人引用時,并不僅限于感情之事,人間有太多的痛苦,都可用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兩句詩來表白那份永無休止的悲恨。“天長地久有時盡” 這句詩現在用來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有生長、發展、衰亡的過程;永恒不變、萬古長存的事物是很少的。
【原詩】 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上一篇:《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湖寥落爾安歸》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