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出自哪里,《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什么意思,《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原文出處,《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賞析。
【出處】 宋·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鑒賞】 朱熹是宋朝的大學者,終年埋首書房,研究學問,著作書籍。這首詩描寫他偶然放下書本,到郊外散心,面對一片青山綠野,鳥語花香,胸襟為之舒展開朗,不禁感嘆地說: 與其終日埋頭在書堆里,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還不如放下書本,到郊野去痛快地尋春吧! 終年埋首書堆的人,應該抽空到戶外去散散心,多與大自然接近,才能使自己的心胸開闊。也有些不愛讀書的人,常喜歡引用 “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 這兩句詩,來表示自己的灑脫與放蕩。
【原詩】 川原紅綠一時新,暮雨朝晴更可人。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
上一篇:《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