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出自哪里,《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什么意思,《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原文出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賞析。
【出處】 漢·無名氏《箜篌引》
【鑒賞】 引: 一種歌曲的名稱。箜篌: 是一種樂器,比瑟小些。當奈,有的寫作其奈。“古今注” 說: “朝鮮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發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曲,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語其妻麗玉,麗玉傷之,乃作箜篌而寫其聲,名曰: ‘箜篌引。’” 這幾句詩語譯是: 沒有船,你就沒有辦法渡河了; 而你卻一心要渡河,結果掉進河里死去,你究竟為的是什么呢?
【原詩】 只此四句。
上一篇:《佳句奚囊盛不住,滿山風雨送人看》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