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后有良圖惟儉與勤。
【譯注】
傳家沒有別的方法,不是耕就是讀;富裕后代,最好的打算就是勤勞和儉樸。作者用“無別法”與“有良圖”對照比較,表達了主人對治家、傳家的深切體會。
輯自倪國強編著《黟縣民間古楹聯集萃》。
【感悟】
徽商“賈而好儒”,進一步促使商人與地方封建宗族勢力粘合得更加緊密,而宗族觀念極深的徽商大多樂意將其一部分商業利潤資助于維護封建宗族統治的各種事業,這勢必消耗了一部分可以用于擴大商業經營的資本,于是徽商資本的出路就多了一條刻著封建印記的渠道。總之,徽商這個商幫的封建性更加牢固。而到清中葉以后,中國封建社會已經沒落,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學儒術也更加趨于腐朽,徽商隨之也就在外來資本和其他區域民族資本的沖擊之下,無可挽回地走向衰落,最終成為中國商業歷史上的一只“經濟恐龍”。
【故事鏈接】
徽商勤勞節儉,往往以《貨殖列傳》所載的商界先賢為榜樣,進行遠途冒險經營。明嘉靖年間,徽商許秩就是讀了《貨殖列傳》,不顧路途遙遠,前往四川成都從事商業活動的。
【延伸閱讀】
徽州素稱“禮讓之國”,尤其在宋代新安理學興盛之后,崇儒重學的風氣日益熾烈,這樣的社會環境致使徽商潛移默化地受到熏染和影響,加上徽商中許多人自幼就接受比較良好的儒學教育,孔孟儒家的思想說教、倫理道德,自然就成為他們立身行事、從商業賈奉守不渝的指南。在經商中,眾多徽商總是忠誠立質,誠信為本,仁心濟世,禮讓待人,由道取財,以義為利,表現出儒道本色、人皆嘉許的商業道德。這樣便造就了一批批受人敬佩的誠信儒商。
上一篇:《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慎言語,節飲食,保身之要也,汝曹其念之》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家居務為儉約,大富之家,日食不過一臠,貧者盂飯盤蔬而已》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