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探春詠迎春花》詠迎春花詩鑒賞
楊揆
香卸梅梢,艷遲桃萼。蓉城催下飛檄。淡白宵勻。嫩黃朝點,夢醒宮羅試揭。耐得馀寒峭。性不共唐花爭熱。是誰暗數春期,小窗纖指偷捻。為怯新妝曉薄,還剪就金縷,新衣重疊。挑菜人來、踏莎期近,管領東風消息。可奈香叢里,飛不到尋芳胡蝶。掩映幽姿,疏簾剛逗初月。
這首歌詠迎春花的長調從各個方面描繪迎春花,或直敘、或擬人、或對比,可謂文筆細膩工巧,風格哀婉清麗。首句“香卸梅梢,艷遲桃萼”是點明迎春花所處節氣物侯特點。梅花香已盡、桃花鮮艷之色尚未到來。“蓉城催下飛檄,淡白霄勻”是說成都此時正是飄著殘雪,有如天下檄文片片橫飛。淡白霄勻是形容雪片,飛檄即飄飛著的雪片、將殘雪飄飛比作檄文催下,似乎是上天有意在香卸梅梢,桃艷未現之時征召迎春問世。蓉城即芙蓉城,是四川成都之別稱。成都之雪,有杜甫作于成都草堂的“窗含西嶺千秋雪”為證。詞作者楊揆系江蘇金匱人,乾隆四十五年召試舉人,官至四川布政使。這首詠迎春花詞提到蓉城,想必是他于布政使任上所作。詞在描繪了迎春花所處的節氣物候特征后轉入對花的描寫。“嫩黃朝點,夢醒宮羅試揭”寫嫩黃的迎春花苞似乎是在應上天檄文的催召,于夢中醒來揭開披在身上的嫩黃色羅緞宮裝應朝打扮。這是迎春花初綻花蕾,乍開未開的景象。詞以擬人手法寫其如夢初醒,神情畢露。接著“耐得馀寒峭,“性不共唐花爭熱”是說迎春花不怕寒冷,耐得住料峭春寒,不與唐花爭熱。唐花亦作堂花,放在密室用加溫法使提早開放的花。據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三”周密記馬塍藝花:花之早放者名堂花。其法以紙糊密室,鑿地作坎,偏纖置花其上,糞以牛溲硫磺,盡培溉之法。然后筧沸湯于坎中,少俟熏蒸,則扇以微風,盎然盛春融淑之氣,經宿則花放矣。此今之所謂唐花。“迎春花雖不怕春寒、但嫩黃朝點,恰似宮妝夢醒,就含有一種嬌弱之美態,雖然點明耐得寒峭,但從總體上說,將迎春花比作宮妝佳麗,仍是不如斗寒之梅那樣給人以昂揚奮發之感。上片結句“是誰暗數春期,小窗纖指偷捻。”就更充分地申發了宮妝佳麗暗數春期,纖手偷捻的柔情蜜意。數春期,盼春期以迎春期,并且纖指偷捻自是佳人心態和動作的自然流露。作者以擬人手法,巧妙寫出迎春花開放時景致,形象生動、鮮明。
下片換頭“為怯新妝曉薄,還剪就金僂,新衣重迭”承襲上片結句語意,寫迎春花的花色金黃,花朵重重。接著“挑菜人來,踏莎期”是寫時序推移,野菜叢生,春意漸濃,天氣漸暖,挑野菜人上山而此時迎春花放,“管領東風消息”報告著東風浩蕩春意盎然的信息。這是迎春花盛時。結尾“可奈香叢里,飛不到尋芳胡蝶”是一轉,由盛而衰,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的是,尋芳的胡蝶是尋不到這迎春的,意即不到胡蝶紛飛時,迎春花已凋落了。“掩映幽姿,疏簾則逗初月。”黃花落盡,只有枝條掩映,對清天初月,一片哀思。
這首詠迎春花詞寫迎春花初開,盛開及敗落時種種不同景象,用語典雅清麗,文筆細膩工巧,尤其是與迎春花生物屬性相關合的擬人手法,用得巧妙自然,使迎春花的美妙形象得到了多角度多層次的展示,堪稱詠迎春花的上乘之作。
上一篇:趙執信《嘲迎春花》詠迎春花詩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