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洞仙歌賦茉莉》詠茉莉花詩鑒賞
盧祖皋
玉肌翠袖,較似酴醿瘦。幾度熏醒夜窗酒。問炎洲何事,得許清涼,塵不到,一段冰壺翦就。晚來庭戶悄,暗數流光,細拾芳英黯回首。念日暮江東,偏為魂銷,人易老、幽韻清標似舊。正簟紋如水帳如煙,更奈向,月明露濃時候。
這是一首詠茉莉而懷舊傷情的詞作。上片寫茉莉具有的品格。“玉肌翠袖”是寫其色。通過擬人手法,寫出茉莉花之白,葉之綠,以及白綠互為映襯的鮮明色彩。“較似酴醿瘦”是寫其姿。酴醿是薔薇科灌木,茉莉為木犀科攀援灌木,其枝條皆瘦弱纖細相似。“薰醒夜窗酒”是寫其香。茉莉竟能透過窗戶將房內酒醉酣睡之人薰醒,可見其香之濃烈。古人譽之為“人間第一香”。接著以“問炎洲何事”的反問句式,問酷熱的大地為什么變得如此清新涼爽?(因茉莉多在酷暑夏季盛開。)這一故作驚人之筆,旨在夸張地寫出茉莉清涼的特點。“塵不到”是寫其潔。一塵不染,純凈無瑕。“一段冰壺翦就”,是形容茉莉仿佛由冰玉剪裁而成。“冰壺”指裝冰的玉壺,喻潔白。這句是對上兩句“清”與“潔”的總括,言其冰清玉潔的品格。詩人對此花的珍愛之情也溢于言表。
下片寫詩人由賞茉莉而引起對往事的回首,抒發相思之情。“晚來庭戶悄”三句,寫傍晚時分,天色漸漸暗下來,庭院周圍悄然無聲。在這種寧靜、孤寂的環境中,很容易引起人的幽思。詩人坐在庭院中的茉莉樹下,“暗數流光”,自己經歷過的人生旅途中的許多片斷,此刻一幕幕地從眼前流過,其中可能有甜蜜幸福的記憶,也可能有悲酸苦澀的遺恨。當詩人的視線轉向茉莉樹下的滿地落英時,心中頓生無限感慨。“細拾芳英”一句,不僅寫出詩人十分珍愛地慢慢抬起落英,仔細檢視的動作,也非常傳神地寫出其由花開花落而聯想到人生路短,逝水流年,離合難測的復雜心態。手捧著落英,詩人不免有些黯然神傷,思緒情不自禁地回到了難以忘懷的江東的一段往事。“念日暮江東,偏為魂銷”,是詩人回憶當年在江東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與心上人幽會的情景。“偏”,即特別、異常之意。“魂銷”即“銷魂”,指靈魂離開肉體,此處指極度的歡樂。那情意綿綿、如醉如癡的情景,令詩人刻骨銘心,永世難忘。“人易老,幽韻清標似舊”。如今人雖已到老年,但那段美好的生活仍時時縈繞于懷,當年那種優雅的情趣與俊逸的風采仍一直保留至今。終于,詩人從回憶中又回到現實中來。花開終有凋零日,人逢不無離散時。那令其“偏為魂銷”的時光已成舊夢,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思念。此時,夜已很深,詩人懷著無限悵望的心情踱回房中。“正蕈紋如水帳如煙”,見到的是如水波粼粼的竹席,似輕煙籠罩的幔悵。這里的“水”與“煙”正是詩人此刻所產生的凄涼與迷茫的心理感受。此景此情與記憶中的“日暮江東”恰成鮮明對照。然而,令其更加難以忍受的是,此刻正是“月明露濃時候”。窗外月灑清輝,天降涼露,為他的愁思增添了一層悲涼。
這首詞由詠茉莉始,再由花開花落聯想到世上美好事物的短暫、易逝,這正是陸機所謂“悲落葉于勁秋”,由草木之榮謝而引發對人世的離合之想,從而抒發對人生的無盡遺恨。在寫花時,簡潔、明快而有層次。先寫茉莉花之色,順次寫其姿、其香、其清、其潔,有條不紊。在寫情時,委婉細膩,層層推進。先寫“暗數流光”時的孤寂心情,再寫“細拾芳英”的感傷情懷。中間插進“日暮江東”時的美好回憶,又重新喚起熱情。回憶過后,情緒又急驟下降,形成感情的強烈反差。最后的“月明露冷”,將其悲涼的情緒更向深谷推去。人物的感情活動寫得自然、真誠,精細入微。
上一篇:王十朋《茉莉宋》詠茉莉花詩賞析
下一篇:楊澤民《浣溪沙素馨茉莉》詠茉莉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