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山寺看海榴花》詠石榴詩鑒賞
劉言史
琉璃地上紺宮前,發翠凝紅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盡,火光霞燄遞相燃。
在詩人的詩作中,詠花的詩占有一定的比重,可見詩人對花的酷愛。木瓜花、海榴花、櫻桃花、竹、梅等無不入作者詩中。這首小詩就是作者的一首賞花詩。詩雖短,但寫得饒有情趣。
酷愛花卉的詩人,不唯在市區、郊野、庭院留下了他賞花的足跡,就是在那深山寺廟里也同樣有他觀花的蹤影。
“琉璃地上紺宮前”是寫海榴花開放的地點,同時也是詩人賞花的地點——山寺。這里詩人并非只是簡單地點出地點來,而是暗示這熟悉的環境正是經常觀賞海榴花的地方。不然那海榴花“發翠凝紅已十年”何以記得那么清晰?十年之中,這里留下了詩人多少留連的足跡,閃光的詩句,以及美好的回憶?如今正是花兒盛開的時節,詩人又一次來到山寺,怎能不留連忘返呢!
夜深了,賞花人也走盡了。然而詩人賞花的興致卻絲毫不減。這時皎潔的明月把銀輝灑向大地、花叢。此時的海榴花簡直比白天更神奇和富有魅力,那一叢叢紅花在月光的籠罩下竟然象彩霞,象紅火一樣美麗動人!
白居易在《惜牡丹花》詩中有“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之句,以把火照花表現對牡丹的喜愛、憐惜。劉言史的此詩或許受到白詩的啟迪,但不蹈襲,而是別有創新。把火看花固然是一種情趣,但月夜之中那海榴花本來就紅艷似火同樣令人陶醉!
這首詩貴在能恰切地描摩出在特定的地點(山寺),特定的時間(夜晚),所見的特定景物(海榴花)的狀貌,展開聯想,運用比喻,使海榴花那如火紅艷的風姿在進一步描寫中展現出來。讀者也很自然地被帶入一個月夜花開的幽美、恬靜的意境中,令人迷戀神往。
上一篇:元稹《感石榴二十韻》詠石榴詩賞析
下一篇:溫庭筠《海榴》詠石榴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