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詠鄰女東窗海石榴》詠石榴詩鑒賞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fēng)發(fā),落日好鳥歸。
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一攀折,引領(lǐng)望金扉。
李白所詠海石榴花即石榴花。正如唐李德裕所言,花名中帶海者,悉從海東來。大都系海外傳入。李白所詠石榴生于魯女東窗下,是世上稀有品種。“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一聯(lián)寫石榴花的花紅葉綠。以珊瑚來相比,也是世所稀之物,而且出自海中,與海石榴似有相通之處。一來自海中,一來自海外。潘岳《安石榴賦》中有“若珊瑚之映綠水”李白是借用。“清香隨風(fēng)發(fā),落日好鳥歸”意思石榴花的清香隨著風(fēng)吹而散發(fā)處處,日落之時,美好的俊鳥歸棲于其上。(也可理解將石榴花之赤紅比作有如落日)。“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一句寫的是作者心愿,因為是魯女窗下,所以詩人愿自己也成為石榴花枝,低低能輕拂魯女羅衣。但此愿難以實現(xiàn),“無由一攀折,引領(lǐng)望金扉。”表明詩人渴慕之意。這首詩通篇主旨是什么? 有人說是表明李白企冀事奉君主之意“此君子在野,思見君子盡心事之意。”也有人認為此詩自是詠物,并無寄托。”(見《李白集校注》)不管有無寄托,所詠的石榴花是此詩中主體這是無疑的。從開篇到結(jié)末,始終未曾脫離石榴花。其中雖有“愿為東南枝”句,從側(cè)面映襯詩人對石榴花贊美,并借此以便“低舉拂羅衣”,但最終還是感慨無由一攀折,只好引頸而望。李白詠物之作不多,但都很有其特色。他這里所詠海石榴是世上稀珍之物,李白以美妙言辭描繪刻劃了海石榴的形象,表達了由衷的贊美之情。而這海石榴恰又在魯女東窗下,那么同這海石榴令詩人企望一樣,擁有這石榴花的魯女也同樣給人留下了美好的想象,不妨說詩人在這里也是由花及人,愛花及人吧。不過,在整個畫面上,海石榴花是主體,是實寫;魯女是陪襯,是虛寫。所以說,這仍是一首詠花之作,不過具有李白的處理手法特點罷了。
上一篇:蕭繹《詠石榴詩》詠石榴詩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涼州令東堂石榴》詠石榴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