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海榴》詠石榴詩鑒賞
溫庭筠
海榴開似火,先解報春風。
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
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
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
海榴是石榴的一種,果小不能食用,主要用于觀賞。
首聯,描寫海榴花盛開的景象,其花朵紅鮮艷無比,光采照人,且花簇緊密,遠遠望去有如一團團烈火似的,故向來詠石榴的詩人多以火為喻,形容其花朵的美麗。如劉言史吟道:“夜久月明人去盡,火光霞焰遞相燃。”(《山寺看海榴花》)杜牧亦有“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之句(《山石榴》)。本詩的首句“海榴開似火”便概括地描寫了海榴花開的盛況。接著“先解報春風”一句,又說明了開花的季節。一般來說,石榴開花當五月前后,正值初夏,經過整整一個春天的雨露滋潤,逐漸地繁茂起來,入夏之后花蕾長成而相繼綻開,爭芳斗艷。這里的“先解”,是最早知道的意思。孔紹《詠石榴詩》云:“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說的也是這一點。
頷聯“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著重描寫了海榴的葉子與花的顏色。“裁箋綠”,是指裁剪成的綠色小紙條,用以形容綿密交錯的海榴花葉。梁元帝有“葉翠如新剪,花紅似故裁”(《石榴》)之句,這里用其典。“插鬢紅”,比喻海榴的花色,好象插在女人云鬢上的紅花那么鮮艷、美麗。這兩個對句十分謹嚴工整,紅花綠葉,交相輝映,更突出了海榴花絢爛多彩,分外妖嬈。
頸聯進一步地集中筆墨刻畫了海榴花。如果上一聯勾勒的是粗疏的,那么這一聯則是如畫工筆畫一樣加以細膩的點染。“蠟珠攢作蒂”,是寫花蒂的形狀好象蠟滴下的珠子聚集而成,“攢”,積攢之意。詩人觀察的非常細致,選用“蠟珠”這一生活中熟悉的東西作比喻十分貼切。接著“緗彩剪成叢”專寫花蕊,“緗彩”,淺黃色的絲綢,用以表現花蕊的顏色、形象,亦頗為得體。這樣,詩人先全貌后局部,由大到小,由外及里筆筆寫來,突出了海榴的整體形象,給人以實感。花的本身是美麗的,也只有以濃麗重彩的詞語才能把它表達的更完好,我們認為這首詩在修辭煉字上注意到這一點,完全是應該的。
以上三聯六句對海榴花的描寫已很充分,于是尾聯轉入抒情。在大量的詠花詩里,有的詩把情感注入于描寫之中,滲透于字里行間,有的則往往在末尾兩句表達出來,這首詩屬于后者。“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詩人羈旅在外,客居異鄉,由觀賞海榴而生思鄉念親之情。“鄭驛”之典出自漢書,據載:鄭莊常置驛馬于長安諸郊,這里泛指當時的一般旅館,也包括詩人當時的住處。“相期”,是相互期望。自己為生計之所趨,常年惶惶奔走于外,觀賞海榴因可以解除一下暫時的冷寂心情,但又怎能完全充實精神上的空虛呢?更何況又是獨自賞花,進而擴展思維,想到自己的親人能否也象自己一樣地觀賞海榴花呢?如果也是這樣,則也許會得到一些慰藉。這一想象完全切合詩人當時的處境,由花及人,把自己的心態真實地表達出來,使本詩的內容得到了豐富和升華,也頗具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劉言史《山寺看海榴花》詠石榴詩賞析
下一篇:皮日休《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感而有寄》詠石榴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