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荷詩》詠荷花詩鑒賞
張華
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guī)。
回風(fēng)蕩流霧,珠水逐條垂。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
不愁世賞絕,但畏盛明移。
這是一首歌詠荷花的小詩。
“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guī)”兩句,描繪出荷花的生存環(huán)境及荷葉之狀。荷花生長在碧綠的泉水中,翠綠的葉子整齊得如同圓規(guī)一般。泉水在綠色荷葉映襯下呈現(xiàn)出綠色,故曰綠泉。規(guī),指符合圓規(guī)。荷花的葉子大而圓。“齊如規(guī)”三字,極形象地描繪出荷葉之狀。荷葉碧綠,婷婷如蓋。歷代不少詩人對荷葉之狀作了極為形象的描繪。唐代郭震的:“碧玉盤中弄水晶”,宋代歐陽修的“誰于水上張青蓋”,楊萬里的“千層翠蓋萬紅狀”、“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這些詩句中的“碧玉盤”、“青蓋”、“翠蓋”、“碧傘”等與張華的“齊如規(guī)”,可謂異曲同工。這貼切形象的比喻,把讀者一下子就帶入到滿湖荷葉、田田如盤的境界之中,與詩人一起去欣賞那出水荷花,真可謂是妙筆生花,引人入勝。
“回風(fēng)蕩流霧,珠水逐條垂”兩句,則轉(zhuǎn)筆寫水面之景之狀。回旋之風(fēng)吹蕩著水面上流動的霧氣。荷葉上翻跳的水珠好象在追逐著垂直的荷花的莖干,真可謂形態(tài)逼真,活靈活現(xiàn),使得滿池荷葉荷莖具有活的、動的意境。流霧飄渺的水面,垂條為水珠所逐的景象,既新奇又美妙,怎不令人心馳神往!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二句,以含蓄之筆寫荷花的鮮明繁盛之貌。照灼、藻曜,均為光彩耀眼的樣子。在那碧綠的水面上,層層翠蓋,朵朵紅妝,加之水氣縈繞,紅日相映,怎不鮮明耀眼,使美麗的湖光山色更加妍美! 為此,吸引了多少文人游士,向它投之以贊賞不盡的目光。面對荷花的美容麗姿,鮮明奪目的色彩,使詩人深有感慨,為此引出“不愁世賞絕,但畏盛明移”的慨嘆。
荷花以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美德,凌空絕世的麗姿香色,而享有“花中君子”的美譽(yù),引起歷代無數(shù)文人寫詩詠唱。此詩的作者與其他詠荷詩人不同之處,則是在詠唱荷花的同時,不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擔(dān)憂荷花“盛明移”,花落色衰。一“畏”字表明詩人心境的變化。花開自有花落日,蓄芳待來年。這是自然規(guī)律,照灼金塘的荷花也毫不例外。那么詩人賞荷情感的急轉(zhuǎn)直下,更加表明其對荷花的無限喜愛,只是將喜愛之情寓含蓄之中,給人以言盡意無窮之感。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沈約《詠芙蓉詩》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