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未開梅》詠梅花詩鑒賞
馮子振
重重椒萼護輕寒,不放春心一點閑。
可是花房芳信晚,故應緘密待春還。
作者馮子振曾以博學英詞顯名,酒酣奮發,揮灑萬言。有《梅花百詠》,從不同的角度歌詠梅花,盡情地傾瀉自己愛梅之情。如梅花的開放過程,他曾寫了未開、乍開、半開、全開等四首詩,體物入微,描繪出神入化。本篇是寫梅含苞待放的情景,寄予著愛憐與熱望之情。
這首詩,題名未開梅,即已打花苞,而尚未開放。詩的開端一句直接入題,“重重椒萼護輕寒”,重重的椒色花萼密裹,緊包花蕊,回護著花蕊,給人一種幽香與輕寒之感。未開梅的重要特征,花萼緊包花蕊,開端這一句扣緊這未開梅的詩題,抓住其主要特征,花萼呈絳紫的椒色,里一層,外一層,重重疊疊地包裹著花蕊,花蕊的部分又不斷地反抗、掙扎,要沖萼而出。而花萼又嚴密地回護花蕊。欲開未開之狀,形象逼真,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第二句則是鋪展首句,“不放春心一點閑”。春心,指梅花心,因其迎春而開,可稱之春心。原來泛指人的美好的性愛心理。以人的春心(情欲)比喻梅。梅花性喜溫暖與充足的陽光,有一定耐寒力,春天的信息將到,它就迅速含苞,迎春怒放。這與人們在嚴冬陰氣閉鎖下,待陽氣轉來而萌動春心有相似之處,比喻合情切理,而使梅花又具有人的情性。花萼不放春心,封鎖得密密實實,無一絲淀露之處。準確地描繪含苞待放的生長過程,但也進一步交代了時間季節。即冬春交替之時。梅花開放期一般是在12月至3月間。前兩句詩申足了未開梅之意。然而它又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懸念,梅為什么不開放呢?能沖開花萼的嚴封密鎖嗎?第三句詩意一轉,“可是花房芳信晚。”“可是”系推測之意,這是推測含苞未開之梅的原因,由于花苞里生花晚,開花信期也要晚了。同時也是探討梅花開放的時間。暗示著作者熱望梅花開放,而且也堅信它一定能開放,這就把他的觀梅與愛梅的心理翻進一層,轉為體貼與慰解梅花的心理。是一種更深刻的熱戀與回護。順理成章地推出結尾的詩句、“故應緘密待春還”。所以要緘線細密地封裹,“不放春心一點閑”,是因為等待春天的回歸。古代人認為春天陽氣上升,萬物復蘇,陰氣下降入地。而梅花最敏感春之回歸,這個結尾照應開端之含苞未放,總結其因,同時也展示了開放在即的大好時光,充滿著希望與愉悅。
這首詠梅詩,所寫的范圍雖小,但卻體察入微,刻畫細膩,生動逼真。別開生面。
上一篇:林景熙《漁舍觀梅》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馮子振《粉梅》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