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梅花》詠梅花詩鑒賞
王公煒
枯霜翦盡千林葉,才放江頭第一春。
瘦影看來天愛畫,孤根生處地無塵。
夜郎歲晚逢羈客,谷口寒云見似人。
絕是精神吟不盡,好枝和月插紗巾。
這首詠梅詩,是從贊頌梅花精神的角度來立意的。
待寒霜遍地,千林葉落,一片蕭索之時,梅花才在江頭展放出美麗的花蕊,向人們昭示著春的訊息。百花競妍時,看不到梅花爭俏的身姿;眾芳搖落,萬木霜天,梅花則為世間帶來了美。
梅花的品格是高潔孤峭的。“瘦影”一聯,正是通過梅花形態的描寫,來表現梅花的品格。“瘦影”雖是寫梅花的形貌,而梅花的高逸絕俗于其中得到了表現。“孤根”句,寫梅花的孤峭,不同流俗,故云“無塵”。在這兩句中,形與神是高度統一的。
詩的頸聯,引申開去,用“羈客”與“隱士”來比喻梅花。夜郎,漢時我國西南地區的古國名。大致在今貴州西北、云南東北及四川南部等地區。常為被貶之人流放之地。李白即因永王李璘案而被肅宗長流夜郎。谷口,即寒門,故地在今陜西禮泉縣東北。漢代隱士鄭子真曾耕于谷口。夜郎與谷口都是當時極為僻遠之地,“歲晚”、“寒云”,都是形容其荒寒。詩人由梅花聯想到長流夜郎的羈客與躬耕谷口的隱士。他們獨處荒遠,自甘寒苦,與梅花的境遇頗有類似之處。通過這樣兩個比喻,就把士大夫與梅花的精神聯系揭示出來。
可貴者在于梅花之精神。她象征著高潔孤峭,不隨流俗,因此備受詩人們的稱賞。在詩的尾聯,詩人直接發出了“絕是精神吟不盡”的贊嘆,揭出了詩的題旨所在。“好枝和月”一句,則又以景結情,創造了一個朦朧清美、余韻無盡的藝術境界,在清冷而皎潔的月光之下,梅花的枝條和花朵是何等安詳。她寧馨的微笑泛溢在朦朧的月華之中,好象縈繞著紗巾。詩人把他的深情,都注入這種境界之中。
這首詩著意刻寫梅花的精神氣韻,詩中的摹寫,都圍繞于這個主題展開。寫梅花的瘦影、孤根,都旨在表現梅花的高潔與幽獨。然而又能于筆墨間見出梅花的個性特征。皮毛落盡,精神獨存,用以評價此詩也是很恰當的。而潔尾處所創造的審美境界,使全詩得到了升華。
上一篇:白居易《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馬知節《枯梅》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