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詠梅花詩鑒賞
忽驚林下發寒梅,便試花前飲冷杯。
白馬走迎詩客去,紅筵鋪待舞人來。
歌聲怨處微微落,酒氣熏時旋旋開。
若到歲寒無雨雪,猶應醉得兩三回。
這是白居易和薛秀才的詠梅之作。當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薛秀才生平不詳。他與白居易在春天梅花開放時尋梅、賞梅,在梅花下飲酒歌舞,歡樂異常,有詩吟唱,白居易隨即和作。
首句“忽驚林下發寒梅,便試花前飲冷杯”,記敘見寒梅花開于寒林之中的驚喜心情。“忽驚”,有意外之感。“冷杯”與“寒梅”都表明節氣尚寒。“白馬走迎詩客去,紅筵鋪待舞人來”一聯,則描寫了白居易與詩客、舞人相聚歡宴的場景。“去”與“來”是互文,意思是白馬請來了聚會的詩客與舞伎,來來去去,十分熱鬧。他們聚會在一起,賞梅、贊梅,歡聲笑語,以酒助興,以舞助興,使之梅花也為之開開落落。“歌聲怨處微微落”是說舞伎歌女的美妙幽怨的歌聲使梅花也微微落地。“酒氣熏時旋旋開”詩客舉杯勸酒,酒香濃郁飄飄四溢,使梅花也時時地隨即開放。這兩聯將梅花與詩客、舞伎的情感關連在一起了。也是對梅花禮贊,因為梅花也為之動容,時開時落。最后一句是說如果天氣不再寒冷降雨雪的話,那么還能在梅花下再醉飲幾次,表現了詩人對這一同飲賞梅聚會的欣喜之情。很不幸,第二年,薛秀才就去世了。白居易又一次舊地重游,覓賞春梅,不由得感慨萬分,他寫道:“馬上同攜今日杯,湖邊共覓去春梅。年年只是人空老,處處何曾花不開。詩思又牽吟詠發,酒酣閑喚管弦來。樽前百事皆依舊,點檢唯無薛秀才。”詩題是《與諸客攜酒尋去年梅花有感》。詩末小注曰:“去年與薛景文同賞,今年長逝。”
后來,白居易還時時回憶他在杭州賞梅、贊梅的聚會給他留下的美好印象。他在《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詩中說:“三年閑悶在余杭,曾為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蹋隨游騎心長惜,折贈佳人手亦香。賞自初開直至落,歡因小飲便成狂。薛劉相次埋新垅,沈謝雙飛出故鄉(自注:薛劉二客,沈謝二妓,皆當時歌酒之侶)。歌伴酒徒零散盡,唯殘頭白老蕭郎。”可見白居易對梅花喜愛之情是多么殷切。他在《新栽梅》詩中說:“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大約也是他在蘇杭外任時作。愛梅、賞梅、栽梅,情真意切。不過,在白居易詩中梅花形象如同在其他唐代詩人筆下一樣,還沒有更多地明顯地形成人格象征,如同宋代陸游那樣,充滿著理性光輝。唐人更多地是注重其情趣。就白居易而言,他曾借白牡丹、東城桂花等自喻。而始終未曾同梅花合而為一。雖然他的生平性格中不能說沒有清高孤傲的一面。這一現象倒是頗有趣味的。
上一篇:張道洽《梅花》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公煒《梅花》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