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梨花》詠梨花詩鑒賞
文征明
翦水凝霜妒蝶群,曲闌風(fēng)味玉清溫。
粉痕浥露春含淚,夜色籠煙月斷魂;
十里香云迷短夢,誰家細(xì)雨鎖重門!
洗妝見說清明近,旋典春衣置酒樽。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用梨花來形容雪花的詩句。反之,也可想見梨花開放時潔白如雪、銀裝素裹,仿佛群玉山頭仙子的風(fēng)姿。
《廣群芳譜》載:“梨樹似杏,高二、三丈,葉亦似杏,微厚而硬,色青,光膩有細(xì)齒,老則見斑點。二月間開白花,如雪六出。”又據(jù)《格物叢話》載:“春二、三月,百花開盡,始見梨花,靚艷寒香,罕見賞識。”其實,梨花花期有早有晚,并非都斗艷于早春二月。
明人文征明這首詩中所詠的梨花,開于早春以后、漸近清明的時光。“翦水凝霜”的花兒,還不容蝴蝶親近,是隱寫梨花之不俗。“曲闌風(fēng)味玉清溫”,點出梨花之淡裝素靜,宛如一位“雪作肌膚玉作容”的小家碧玉。接下來,詩人描寫沾上春天露水的梨花,如粉面含淚;而夜色中輕煙籠罩的梨花,又如冷月斷魂。這里,詩人把氣氛渲染得過于凄涼了。續(xù)下一聯(lián),詩人以“十里香云”,極言花事之盛,香飄之遠(yuǎn)。最后兩句是寫清明已近,且典衣買酒,舉樽酬花,以寄托詩人的惜花之情。全詩畫面緊湊,這與詩人本身是丹青高手分不開的。文征明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代四大畫家。又與祝枝山、唐寅,徐禎卿稱為“吳中四才子”。他的詩,以曉暢清麗著稱。
中國古典詩詞,詠物抒情,以鋪點環(huán)境為其特技手法,文征明詩中之“十里香云迷短夢,誰家細(xì)雨鎖重門”,即為渲染梨花環(huán)境之筆。明人楊基也有“重門晚掩沉沉雨,疏簾夜卷溶溶月”之句。以暮雨月色反襯梨花,更顯其素雅動人。宋人趙福元在《梨花》詩中詠道:“玉作精神雪作膚,雨中嬌韻越清癯。若人會得嫣然態(tài),寫作楊妃出浴圖。”喻雨中梨花,如美人出浴。宋孝武帝的《梨花贊》也寫道:“春時弄色于細(xì)雨微煙,恍玉人之初沐也。”可見雨中梨花,別具風(fēng)韻,晚唐詩人司空圖喻梨花為“瀛洲玉雨”,設(shè)想可謂高妙。
梨花在唐朝時已為品花,武則天曾在秋天向群臣出示梨花,眾臣皆賀,唯有大臣杜景佺說:“陰陽不相奪倫,瀆則為災(zāi)。故曰‘冬無愆陽,夏無伏蔭,春無凄風(fēng),秋無苦雨’。今草木黃落,而梨復(fù)花,瀆陰陽也。”又據(jù)《新唐書·禮樂志》載:“明皇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小弟三百,教于梨園”。這就是過去把劇團(tuán)稱為“梨園”的出典。
梨花除白色外,還有紅色的,宋人歐陽修曾作《千葉紅梨花》詩,詩中有“可憐此樹生此處,高枝絕艷無人顧”之句。王安石也有詠《紅梨》詩:“紅梨無葉庇花身,黃菊芬香委路塵。”梨花可供觀賞,花謝結(jié)梨實,為水果佳品,食之爽口,并有潤肺清熱的功效。山東的萊陽梨,安徽的雪梨,都是遐邇聞名的梨中珍品。
上一篇:段繼昌《梨花》詠梨花詩賞析
下一篇:徐渭《梨花五首(選一)》詠梨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