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葒·朱蓼》詠水葒詩鑒賞
棻錢
臨風(fēng)弱態(tài)靈和柳,照水酡顏銷恨花。
更是夕陽漁艇外, 蘋香露白助清華。
第一句寫朱蓼姿態(tài)美好有如弱柳,“臨風(fēng)弱態(tài)靈和柳”,將朱蓼與弱柳相比,二者確有共通之處。靈,好。《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靈雨既零”鄭玄注:“靈,善也”這里指美好。說朱蓼的姿態(tài)柔美。“照水酡顏銷恨花”是說朱蓼又是可以銷愁解憂之花。這是一雙關(guān)語,朱蓼臨水,影在水中,故說照水,酡顏,指醉酒后臉紅,說朱蓼是醉后照水見紅顏,而醉酒解愁,故稱銷恨花。也是詩人自己見此花后的聯(lián)想。不過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朱蓼委婉表達(dá)。“更是夕陽漁艇外,蘋香露白助清華”兩句就更為明顯地表明了作者處世態(tài)度。 超然物外,追求淡泊。清華,指景物清幽美麗。《南史·隱逸傳誨》:“巖壑閑遠(yuǎn),水石清華。”這里指朱蓼花的顏色和姿態(tài),在詩人心目中,是作為夕陽下、漁艇外可觀可賞可銷愁解憂之物。“清華”二字道盡詩人心中朱蓼形象之美。應(yīng)該說,隱逸江湖之士眼中所見之物,自然多是蘆花、白鷺之類東西,而這些東西也就無形中成為隱逸之人的代表和象征。錢棻,字仲芳,號(hào)滌山。嘉善人(今屬浙江),崇禎舉人,善畫山水,博通經(jīng)史,著畫滌山以終。有《讀易緒言》。這首詩中將朱蓼看作銷恨花,欣賞其清華一面,足以顯示其胸襟懷抱的沖淡一面。
上一篇:錢士升《朱蓼》詠水葒詩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