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念奴嬌菊》詠菊花詩鑒賞
劉克莊
老夫白首,尚兒戲,廢圃一番料理。餐飲落英并墜露,重把離騷拈起。野艷幽香,深黃淺白,占斷西風里。飛來雙蝶,繞叢欲去還止。嘗試詮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間耳。佛說諸天金色界,未必莊嚴如此。尚友靈均,定交元亮,結好天隨子?;h邊坡下,一杯聊泛霜蕊。
讀罷這首詠菊詞,不僅使人看到了菊花的燦燦色彩,嗅到了菊花的淡淡幽香,也感受了菊花的耿耿生氣。當然更體會到與菊密切相關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老夫白首”三句,首先交代了詞人雖已屆白發蒼蒼之暮年,仍能親手植菊于廢圃之中,表面說似乎是“尚兒戲”之舉,其實正是他酷愛菊花情神之體現。下句則說明其愛菊之緣由:追摹屈原,喜愛離騷?!安惋嬄溆⒉嬄丁辈痪褪恰俺嬆咎m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縮寫嗎? 可見,詞人正是從菊花那里找到了愛國詩人之間共通的靈犀,“重把離騷拈起”,又通過《離騷》詩句,他感受到了與屈原跳動著相同的脈博。所以,這兩句可以說是這首詞的一根主線。“野艷幽香”三句,開始著力描寫菊花之本色,艷麗的枝頭上,正散發著郁郁的清芬,所有的菊花,不管是呈現著深黃,還是呈現著淺白,都在迎著西風傲然競放。一個“占斷”就說明整個的秋天只是菊花統治的天下。而詞人對菊花之無限風情所流露出的喜悅更是溢于言表了。“飛來”二句則是進一步的補寫,是換一個角度再寫菊花之美。通過“繞叢欲飛又止”的雙蝶的生動描繪,不僅顯示了人們在菊花面前留連忘返的情態,更抒發了詞人對菊花的贊美與熱愛之深情。至此,對菊的描寫已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嘗試詮次群芳”是過渡,既承對菊描寫贊美之上片,又開對菊抒情議論之下片。詞人說:曾經試圖將各種花排個次序,看來只有梅花尚可能同菊相媲美,不過也就是不相上下而已。梅花當然是著名有品格的花,可見這種比正是以梅襯菊的手法,其重點仍在寫菊的品格?!胺鹫f”二句,是將菊花世界同佛教的諸天境界相比。按著佛教說法,諸天金色世界是至高無尚的境界,但同菊花統治的秋天金色世界相比,還未必能有其莊嚴。可以想見在詞人心中菊花占據多么崇高的地位。“尚友”三句,則又從歷史上愛菊之名人(靈均是屈原,元亮是陶淵明,天隨子是陸龜蒙)說起,詞人明確表示要同他們“尚友”、“定交”、“結好”,實際是對他們品格和氣節的追慕和敬仰。當然也就道出了歌頌菊就是歌頌人的本質和描寫菊也就是追求理想的意圖。這里所寫同上片無疑是一個有力的呼應?!盎h邊”二句,描繪了詞人飲酒賞菊之情景:在竹籬邊,在山坡下,詞人邊飲酒、邊賞菊,在他的酒杯中正浮動著菊花愈經霜愈美麗的倩影。就是在他這般無比愜意中,不由得使人想起陶淵明與菊與酒的逸興:“陶潛無酒坐宅邊菊叢中,采摘盈把,見王弘遣送酒,即便就酌?!?《藝文類聚》卷八十一載《續晉陽秋》)詞人在其《賀新郎》中也曾表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這些無非是說賞菊不可沒有酒??傊~人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的賞菊氣氛中結束了全篇,給人留下不盡的回味余地。
詞寫花及人,又由人及酒。但這又無不是在為表現詞人的思想感情服務。為什么要飲酒?其實并不是全因為賞菊,詞人在另一首詞中也曾透露一些消息:“老去胸中有些壘塊,歌罷猶須著酒澆?!彼裕此破届o的“一杯聊泛霜蕊”之中,確有不平的感情波濤在奔涌。可見這首詞決非表現士大夫閑情逸志的詠物詞。因為作者“尚友靈均,定交元亮”似不難理解,但“結好天隨子”則頗令人深思了。陸龜蒙雖然也算是個隱士,但他卻又是關心現實的人物,曾用鋒利無比的小品文指向統治者,被魯迅譽為“一榻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魯迅全集》四卷575頁)劉克莊將他同屈、陶并列,并皆引為知己,同以楷模視之,難道不包含深刻的用意嗎?所以這首詞,使我們在對菊的歌詠里,深感作者確有一種積極奮斗精神和郁郁不平之氣。
本詞在藝術上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寫花不僅追求形似,而以神似為長。他不是畢形畢肖地硬去描摹花的具體形態,而是全力突出菊花“占斷西風”的神韻和其使“蝶欲飛還止”的魅力。二是用典不唯貼切,而以取意為高。詞中并非羅列屈原、陶潛、陸龜蒙諸人諸事,而是取其相一致的精神,而結尾暗用陶潛事而不覺尤為高明。正如鄒祇謨在《詞衷》所言:“詠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詞苑叢讀》卷一22頁)看來這首詞是達到這一境界了。
上一篇:王炎《念奴嬌菊》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黃升《賀新郎菊》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