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甘露寺紫薇花》詠紫薇詩鑒賞
孫魴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開。
赫日迸光飛蝶去,紫薇擎艷出林來。
聞香不稱從僧舍,見影尤思在酒杯。
誰笑晚芳為賤劣,便饒春麗已塵埃。
牽吟過夏惟憂盡,立看移時亦忘回。
惆悵寓居無好地,懶能分取一枝栽。
我國有兩處甘露寺,江蘇鎮江的甘露寺于唐代乾符年間被毀,宋代祥符年間重建。因此這里指的是陜西華山的甘露寺。
開頭四句寫紫薇花開之時,正是沒有其它花可賞的盛夏:卑微低下的蜀葵已經全部凋謝了,清秀高雅的荷花還在含苞待放。驕陽似火,彩蝶離去,紫薇則開放出艷麗的花朵。這里不但寫出了紫薇的花期在蜀葵和荷花之間,而且還點出了其身份也在兩者之間,由蜀葵的“鄙下”襯托出了紫薇的高貴,由荷花的“清高”說明了紫薇的世俗。過去,“紫薇”多附麗于帝王官宦,據說天上的紫薇星是皇帝的星座;皇宮里有紫薇省,紫薇省的庭院內則遍植紫薇花。
中間四句寫詩人賞花的態度:在不適宜賞花的僧舍——甘露寺聞香,并且見到花影就特別想喝酒。古人以為飲酒賞花是有失風雅的,在賞花三品中,茗賞為上,談賞為次,酒賞為下。詩人還認為,誰能恥笑遲開的花是賤劣的呢? 即使是艷麗的春花也已經化為塵埃。詩人在不適宜賞花聞香的僧舍想一邊飲酒——賞花之下品,一邊去欣賞別人所認為的賤劣之花,說明了詩人不為世俗所左右,也說明詩人對紫薇花的愛之深切。
結尾四句繼續渲染詩人愛花、惜花的癡情:詩人在花前留連忘返,不斷吟誦著詩句,擔心夏天過去花會凋落,時間過去了也不覺得。他為寄住的地方沒有好地,不能移栽一枝紫薇而惆悵。
唐末詩人鄭谷避亂宜春時,孫魴從游,前人評其詩頗有鄭谷風。此詩正如鄭谷的詠物詩一樣,“清婉明白”,“不俚而切”,是一首凝蓄著深沉情思的佳作。
上一篇:杜牧《紫薇花》詠紫薇詩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聚星堂前紫薇花》詠紫薇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