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恐懼的少年,擁有更從容的人生
有心理學專家曾經提出,恐懼是人類的上古情緒。這就意味著,人類有史以來就會感到恐懼,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讓自己感到深深的害怕。實際上,恐懼是一種本能,人人都會感受到恐懼這種情緒,導致恐懼產生的原因雖然不同,但是每個人對于恐懼的感受卻是相同的。
很多人一旦感受到恐懼的情緒,就會覺得自己走入了一條死胡同,必須馬上掉頭才能走出這個死胡同,但是由此也就放棄了一條原本可行的路。為何要讓恐懼把自己的路堵死呢?從本質上而言,真正讓我們感到可怕的不是我們恐懼的那些東西,而是恐懼本身。如果不能消除恐懼對于我們的影響,那么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恐懼都會變成攔路虎,都會擋住我們的去路,這當然是很糟糕的。魯迅先生說,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果我們面對人生的很多道路或者無路可走的地方都感到恐懼,那么就意味著我們可走的路很少。由此可見,能夠主宰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的思考能力,真正戰勝恐懼,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從容,我們的未來也才值得期待。
很多人都害怕當眾說話,說來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就算是那些大明星、大歌星,當出現在公眾面前需要發言的時候,也會感到緊張。有些歌星開演唱會的時候擔心忘詞,只好把歌詞寫在手掌心里。也許有些人會說:“他們本來就是公眾人物,習慣了在聚光燈下生活,還有什么好恐懼的。”然而,就算是習慣了在聚光燈下生活的公眾人物,也會擔心自己因為緊張而說錯話,或者忘記什么,甚至會害怕自己因為恐懼而怯場,破壞公眾人物的形象。恐懼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時候是因為壓力,有的時候是因為對于自身不夠了解或者缺乏信心,有的時候也是因為外界的輿論力量等因素的影響。但是,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壓力和恐懼的產生都是正常的,是情有可原的,也是可以被接受和諒解的。
當一個人處于深深的恐懼中,他們就會心煩意亂,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甚至還會導致自控力嚴重下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些士兵在戰場上面對血肉橫飛、戰火連天的情形,因為恐懼往往會無法自控地畏縮逃避,甚至成為不折不扣的逃兵。這就是恐懼水平過高,或者可以說他們承受恐懼的能力太差。
心理學家對人們的恐懼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大多數人所恐懼的事情都并不真實存在,而是幻想出來的。如孩子怕黑,不是因為黑暗讓他們感到害怕,而是因為他們害怕黑暗里藏匿著不知名的怪物或者是未知的事物。成人害怕不能順利完成工作任務,是因為他們忍不住幻想一旦自己把工作搞砸了,就會被上司批評和否定,甚至會影響正常的升職加薪。這些想象出來的各種糟糕情況,讓人們的恐懼變得更加嚴重。
要想戰勝恐懼,擁有對思維的自控力,首先,我們要識別恐懼這種上古情緒,不要一旦感受到恐懼就會非常害怕,或者先對著恐懼繳械投降,做出失去理性的各種決策。其次,采取心理學意義上的脫敏療法,越是對于某個事物感到害怕,越是要強迫自己必須接受和面對這種事物,逼著自己戰勝對于這種事物的恐懼。再次,要建立信心,相信自己是非常強大的,可以處理好很多糟糕的情況,這樣一來就不會陷入無端的擔憂之中,也不會因為恐懼而讓自己迷失和慌亂。最后,當最壞的情況發生,恐懼并不能幫助我們順利地逃脫現實,為此何不把自己想象成已經面對著懸崖,根本無路可退呢!就像人們常說的,橫豎都是一死,那么不如死得其所,死得壯烈。在先秦時期,無數的百姓揭竿起義反對秦王的殘暴統治,就是因為他們很清楚,就算不反抗,也只能是死路一條。那么與其被秦王處死,還不如竭盡全力去推翻秦王的統治,這樣一來如果成功,就獲得了生機。面對恐懼,如果我們也有這種決絕的精神,我們就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而不會有那么多的顧慮,也不會讓自己遲疑不定,畏縮不前。
上一篇:不買衣服難受,如何斷舍離?
下一篇:不整理不收納,如何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