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需要成為全能
盡管每個孩子的未來都是圓滿的,但也不要期待一個完美的孩子。每個人都有所長,也有所短,各具特色。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事物是完美的,不完美的萬物組成了完整的世界。曾經我特別感慨,聰明的孩子往往不勤奮,勤奮的孩子往往悟性差些。上帝造人的時候,怎么不把人都造成沒有缺點的、個個都是完美的?后來想明白了,如果我們個個都全能,生活根本用不著別人幫忙,那我們就會覺得自己了不起,難免就會有傲慢心,傲慢心一起來,就遠離了幸福。一切都能夠自己完成,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如果都自己做,會很累。你得會農耕,會做飯,會做衣服,會造家具,等等,每個生命都會活得很累。如果生命不需要支撐,不需要別人的協助,也根本不用感恩誰,也就看不到別人的長處,生活就只剩下孤獨了。
上帝讓每個生命都各有所長,同時也各有所缺,這樣才能夠相輔相成,都負擔一些,又不用太多,能解決生活所需,在互相交流中又可以分享欣賞的喜悅,享受和諧相處的溫馨。上帝是有智慧的,贊嘆上帝孕育生命的千差萬別,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放下了對別人完美的要求。這時候放眼看去,生命那么神圣。
有位家長曾經感慨當媽媽的辛苦,她拼命糾正孩子的缺點,陪伴他彌補所謂的弱項。我當時就請她思考,孩子是否能成長為一個完人?她說我也知道沒有完人,但能夠掌握多些,生命不是把握性更大嗎?聽上去有道理,細想卻有問題,為了更大的把握性,生活成了負擔。生命就是為了享受那份相輔相成的美好,沒有哪件事情值得把生活變成負擔。一旦有負擔出現,一定是錯了。你根本不用把孩子培養成全能,只需要協助他開發自己的興趣、特長,讓他做他喜歡的事情,同時服務社會,這就足夠了。所以我們要端正做父母的心態,為人父母不能將兒女視為抬高自己的籌碼,不能太虛榮。
上一篇:學會欣賞自己,也要學會欣賞別人
下一篇:對于家人的想法,能成全就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