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也沒做
一個資深記者說:“你當之無愧。如果是我接電話,我也許不會注意到喬要自殺。”
林肯的這句話在哈佛廣為流傳:“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在工作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歡,都應該負起應負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決心,如此,才能磨煉自己,進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杜美思畢業于哈佛大學,離開學校后,她很幸運地去了西部一家報社做實習記者。過去,她一直對那些在紀實前線沖鋒陷陣的無冕之王羨慕不已。可是,等她到報社上班的時候,卻覺得十分失望。因為總編只讓她為訃告專欄的編輯當助手,其實就是接聽一個個逝者消息的電話,這讓她的心理落差很大。
一天下午,訃告專線的電話又響了。
“你好,我……要發一個訃告。”對方口齒似乎不太清楚。杜美思習慣性地拿出記錄本和筆,駕輕就熟地問道:“請問逝者姓名?”做了兩個月的訃告,她對這一套程序已經十分熟悉了。
“喬·布萊斯……”聽完這幾個字,杜美思有種異樣的感覺。她敏銳地察覺到,這個人和其他發訃告的人不同,他的態度不是悲傷,也不是冷漠,而是一種說不出的迷惘和絕望。
沒有多想,她繼續問道:“死因?”“一氧化碳中毒。”“去世時間?”隔了很久,對方才含糊不清地回答:“還不知道……也許就快了。”
就是這一瞬間,杜美思似乎猜到了什么。可是她仍然故作鎮定地問:“請問您的姓名?”“喬……喬·布萊斯。”他的聲音顯得疲憊不堪。毒氣已經開始起作用了,杜美思知道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雖然有思想準備,但杜美思的心還是狂跳不止。她一邊竭力保持冷靜,一邊向同事做手勢。她示意走過來的一個編輯不要說話,并在筆記本上顫抖地寫下“這人要自殺”幾個字。編輯馬上會意,立刻抄下來電顯示上的號碼。
“我馬上報警。”
杜美思擔心他昏過去了:“我還需要一些信息,您愿意幫助我嗎?”杜美思希望不停的問話能讓他保持力量,但喬的聲音越來越難分辨。
杜美思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喬對面,集中精神聽他說話。突然電話中一片死寂,杜美思攥緊拳頭大喊:“喬,醒醒!我在聽你說話!”
又過了難熬的幾分鐘,警笛聲、救護車聲、敲門聲,接著是玻璃破碎的聲音依次在電話中響起——杜美思舒了一口氣,看來是救援人員趕到了。一個陌生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我是警察。謝謝你及時報警,病人沒有生命危險。”頓時掌聲、歡呼聲從編輯部各個角落傳來。
在月末的總結會上,總編宣布當月的“最佳記者”是杜美思!一個資深記者說:“你當之無愧。如果是我接電話,我也許不會注意到喬要自殺。”
杜美思仍舊覺得不可思議,說:“可我什么也沒做,我只不過聽他說話……”
總編微笑著拍了拍她的肩:“這是你記者生涯的第一課,這一課你及格了。”
心靈感悟
在職責之外,還能多做點什么,這就是杜美思的難得之處。就因為她多做了一點事情,一個名叫喬·布萊斯的人意外獲得新生。其實,幾乎所有的責任都生死攸關,關鍵只在于你注意到了沒有。多一份責任,世界就少一份危險,少一份擔憂。
人生忠告
在生活中,人們大都能知曉自己的職責,但在履行的過程中用了幾分力量卻因人而異。很多時候,一些微不足道的跡象往往是問題出現的征兆。你抓住了,可能就會挽救一個生命,或彌補一個錯誤。所以,孩子,你不僅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還要付出十二分的心去做它。
一流的教授隊伍
哈佛大學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因為它擁有一支一流的教授隊伍。在2000多名教師中,僅教授就有1000多名。要在哈佛這樣的大學當教授,競爭十分殘酷,基本條件是要擁有美國頂尖大學的博士學位,但成功的幾率可能只有五萬分之一。哈佛大學廣招一流教授,實行“非升即走”的教師任職制度,一個助理教授如果在五六年內還晉升不了副教授,恐怕就得考慮另謀高就了。
上一篇:我不是乞丐
下一篇: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