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獨特的思維方式
如果我們想要在學習上有好成績或者與眾不同,就應該像諸葛亮學習,凡事都應該講究方法。傳說在諸葛亮小時候,父親帶著他去拜水鏡先生為師。
水鏡先生看看諸葛亮然后對他說:“我出三個問題,答對了就收下你。”
接著水鏡先生出了第一個問題:他屈起食指,伸到諸葛亮面前,又點了點。諸葛亮向先生鞠了一躬,又退后三步,站在一邊解釋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先生坐在蒲團上說:“我出的第二道問題是,要你想辦法讓我離開這座位。”
諸葛亮想了一會兒,然后走到墻角,順手拿起了一根長長的竹竿,就要捅房子上的瓦。
先生連忙站起來阻止說:“不要捅漏房子!”
諸葛亮詭秘地笑了:“先生請坐,我就是假裝捅房子上的瓦,目的就是讓你離開座位!”
先生坐穩在椅子上說:“你能讓我寸步難行嗎?”
諸葛亮手指著先生毫不客氣地說:“你這老匹夫,分明沒有什么本事,還在此胡扯!”
先生氣得面紅耳赤,諸葛亮卻摘下他的帽子,扔到房頂上。先生氣得說不出話來,只好脫了鞋站在諸葛亮父親的肩上去拿帽子。這時,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來。
先生拿到帽子,卻找不到自己的鞋子,諸葛亮又說:“你寸步難行了吧!”
水鏡先生哈哈大笑,說:“好聰明的孩子,我收下你啦!”
從此諸葛亮就跟著水鏡先生學習,水鏡先生院里有一只花徑大公雞,這只公雞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正晌午總要叫三聲,水鏡先生一聽雞叫就下課。諸葛亮愛學習,總想聽先生多講些課,一聽到雞叫,就打心眼里厭煩這只公雞。
后來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在衣服里縫了個小口袋,每天都裝上幾把米,估計那只大公雞快要叫的時候,就悄悄的把米撒到窗外,等公雞把米吃完了再叫喚的時候,下課已經晚了一個時辰。
時間一長,水鏡先生發現了這個秘密,誤以為小諸葛亮在故意捉弄師長,便要把他推回家去,師娘替他求情說:“諸葛亮這樣做,也是為了求學,我看就饒他一次吧!
水鏡先生知道諸葛亮聰明過人,十分好學,也挺喜歡他的,就留下了他。
三年后某一天,水鏡先生對弟子們說:“我出道考題,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止,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誰就能出師。”
弟子們想盡各種理由,有的大呼:“莊外失火了!”有的謊報:“家里死了人,得趕緊回去!”水鏡先生默不作聲。只有諸葛亮,早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鼾聲大起,攪得考場不得安寧。
水鏡先生見此很生氣。午時三刻馬上就要到了,諸葛亮還在呼呼睡大覺,于是先生把他叫起來。諸葛亮聽說先生出了這么個考題,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這么刁鉆,盡出歪題害我們,我不當你弟子了,還我三年學費,快還我三年學費!”
水鏡先生見諸葛亮辱罵他,氣得渾身打戰,喝令他馬上滾出水鏡莊。諸葛亮哪里肯走,水鏡先生就命令弟子,把他趕出莊去。
諸葛亮一出莊子,就哈哈大笑起來。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鏡莊跪在先生面前,雙手捧起棍子說道:“剛才為了應付考試,萬不得已沖撞恩師,弟子愿受重罰。”
水鏡先生猛然醒悟,轉怒為喜,扶起諸葛亮說:“看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你真的可以出師了。”
諸葛亮之所以聰明是因為他每次都沒有按一般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而是以自己的獨特方式去完成老師的考核,這跟我們平時的做法是很不一樣的。
上一篇:用智慧解決難題
下一篇:用辯證眼光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