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好女孩怎么可能干這樣的事
張虹是個勤學上進的女孩,走進高中的校門憑得是自己名列前茅的真功夫。這樣的學生當然受到老師的器重,同學的羨慕。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有同學向老師反應,說班上常常有人丟書,丟本,而且懷疑是張虹干的。張虹怎么可能干這樣的事?張虹絕對不是偷東西的賊。老師這樣判斷。但是,事情就是這樣地讓人不可理解,最后事實證明,那個“偷書”的人就是張虹。老師百思不得其解,可證據確鑿,只好請來了張虹的父親把張虹先帶回家反省,然后再研究處理意見。
這一天,父女倆來到心理咨詢室。張虹的父親又是生氣又是困惑,說孩子從小就是一個老實的孩子,光知道念書,從來沒有偷過別人的東西,這回這是怎么了。
接下來,我和張虹開始了直接溝通:“說說看,拿別人的東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您說什么?您說是‘拿’,不是‘偷’?”低頭坐在我面前的張虹,聽我沒有說她偷東西,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了:“馬老師,我不是偷,我不是想偷別人的東西,我冤枉,我……”
“還是我剛剛考進高中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候,我感到自己的學習好像不行了。入學后第一次考試就到了第三名,到月考的時候就到了第九名。我感到我要完了,別人在超我,別人在超我,我煩躁不安,我緊張焦慮,我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怎樣發泄。就是在這樣的心亂如麻的時候,一天早自習我又是第一個來到了教室。我拿出了課本想看書??墒茄劬Χ⒅n本就是怎么也讀不進去,我的心又陷入了煩躁不安之中,我索性把書使勁大地摔在地上,摔的遠遠的。就是這一摔,不知怎么好像觸動了我的哪根神經,于是,我隨手把同桌的課本也重重地摔到了地上:讓你超過我,讓你超過我……就這樣,我心中似乎有一種發泄的快感。正是這種莫名的快感,讓我鬼使神差般趁著沒人干脆把同桌的課本遠遠地狠狠地扔到了外面……”
“自從發生了第一次之后,我一發而不可收,一連地把同學的課本、筆記本、輔導書,偷偷地拿來,然后偷偷地扔掉。每當這個時候,我好像多少有一種發泄的快感,心里好受了一些??墒?,事后我又擔驚受怕:被人發現了我不是成了偷人的賊了嗎?不知是因為害怕,還是慢慢地適應了高中的學習,后來,我不再拿別人的東西了??墒?,我以前的行為還是暴露了,同學們都把我當成了小偷兒……”
心理把脈:嫉妒之火在心中燃燒
“馬老師知道你這不是‘偷’,你這種行為與小偷兒的行為有本質的區別。真正的偷竊行為的動機在于把別人的東西竊為己有,而你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的動機不是要竊為己有,只是要把別人的東西損壞,使別人不能擁有。”說到這里我頓了頓,“你既然不想把別人的東西竊為己有,又不想讓別人擁有,那么,現在靜靜地想想,你到底是為了什么呢?如果馬老師猜得不錯,你在高中之前一定是尖子生,很可能長期是第一名。”
“是的。小學的時候不說,單是初中三年,我不但一直是班長、學校學生會主席,而且一直是全年級的第一名。”說到這里張虹心聲奇怪,“您怎么知道?”
“是你前面的談話告訴了我。一個考了第三名就以為自己完了的人,以前當然比這更棒。”我笑著說道,“但是,你不要忘了,高中的同學已經不同于初中的同學,就是說,你面對的比較群體或者叫做競爭對手變化了,初中考第一,高中未必還能考第一。對此你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再加上高中的學習生活與初中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不同,突然的面對,你感到了很不適應。于是,你陷入了困惑:我怎么了?怎么不如別人了?第一不是一直屬于我嗎?怎么能讓別人拿第一?別人超過我怎么行?于是,你的心陷入了困擾混亂之中。于是,就把別人的書和其他的學習用具毀掉,讓別人不能正常地學習……”
“是,是這樣……”張虹點頭說,“可是,當時我并不是有這樣清楚的目的……”
“這就是我們心理活動的特點,許多行為的動機是潛在的,是潛意識里的活動,似乎是不知不覺地就這么做了。但是靜下心來面對自己,就會看清自己的心。”頓了頓我問,“你知道你這是什么心態嗎?”
“是嫉妒。”張虹聲音低低的。
“很高興你現在能看清自己的心。”我肯定說,“隨著比較對象的變化,有人超過自己幾乎是不可阻擋的,正所謂‘山外有山’??墒牵捎谀汩L期的優越地位,你不能接受別人超過自己。于是,對別人的嫉妒之火便在你的心中開始燃燒。嫉妒心態和正常的競爭意識的不同就在于:競爭意識是:‘你好,我比你更好’;嫉妒心態是:‘我不行,也不讓你行’。所以競爭可以促進大家的發展,而嫉妒的結果是于己于人都不利。”
心理處方:以健康的競爭來面對學業
張虹一個勁兒點頭,隨后問道:“那我該怎么辦呢?”
現在,張虹關鍵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熄滅心中的嫉妒之火,以健康的競爭意識來面對自己的學業。有人錯誤地人為,嫉妒心理可以促人進步。這是一種偏見。促使人進步的是競爭意識。嫉妒心態和競爭意識的不同是什么?用形象的說法,它們的不同就在于:競爭意識是:‘你好,我比你更好’;嫉妒心態是:‘我不行,也不讓你行’。所以,嫉妒的結果是于己于人都不利,這在前面的故事中我們已經看到。而競爭的結果,可以促進大家的發展。
隨后,我們就怎樣以一顆平常心,面對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進行了較多的交流。而后,應張虹的請求,我給她的老師寫了一封信,簡要說明了張虹行為的心理動因,以便獲得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同時我建議張虹和老師談談心,以化解壓力獲得指導。最后又和張虹的父親做了交流,使之對孩子有了理解。直到外面華燈初上我們分手的時候,我終于看到了他們父女臉上的笑容。
【馬老師微語錄】競爭意識是:‘你好,我比你更好’;嫉妒心態是:‘我不行,也不讓你行’。所以,嫉妒的結果是于己于人都不利。
上一篇:男孩自卑性格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