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男孩的網癮好奇怪
姚強是個高一男孩,最近問題越來越嚴重。什么問題呢?家長說孩子主要的問題就是網癮。經過詳細的溝通才發現,姚強的問題關鍵不是網癮,他的逃學、上網都是表面現象。那么背后的根本問題是什么呢?
姚強是個聽話、內向、不善交際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學習一直很好,在班里一直是尖子生。可是到了九年級后半年,姚強的優勢保不住了,考試名次一再下滑。就在這時候,姚強就總是想方設法不去上學了。這樣,他的名次更加下滑,他就更加不愿去上學。每次走進教室,心里都會想同學們怎樣看自己,誰說點什么就特別在意。一次,一位老師說了一句他弓腰縮背的習慣姿勢,讓他久久不能釋懷,很是抱怨。一次,體育老師說了一句就這個姿勢還能拿冠軍,他更是耿耿于懷,和媽媽說將來當大官要整這個老師。就是這樣,由于總擔心別人說出傷害自己的話,平時在學校里,下課總是躲避著大家,以至于有時候就干脆不去學校了。姚強越是不愿意與人交往,就越是喜歡一個人在家里。一個人在家里能做什么,除了看電視,就是上網了。姚強說就是一個人上網的時候最舒服,不用擔心那么多與人打交道的事。
后來,姚強到外地上了高中。本來人地兩生,又經過轉學,讓姚強更難于適應,最后就轉回家鄉來。每一次轉學,姚強剛剛有點適應,又要轉學,又要面對新環境。結果,姚強的癥狀更明顯了,更不愿意去學校了,更愿意上網了。
心理把脈:網絡成癮背后的心理障礙
姚強為什么網絡成癮?現在我們找到答案了,姚強網絡成癮的背后是心理障礙。姚強的心理障礙屬于人格偏差,就是說,姚強身上有明顯的回避型人格特征。
回避型人格特征又叫逃避型人格特征,其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態度。這樣的人被批評指責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難從中解脫出來。他們害怕參加社交活動,擔心自己的言行不當而被人譏笑諷刺。因而,即使參加集體活動,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處理一般性問題時,他們往往也表現得瞻前顧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決心了,又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多安分守己,從不做那些冒險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學習或工作外,很少去參加社交活動。這些人在單位,一般被領導視為踏實肯干工作認真的好職員,因此,經常得到領導和同事的稱贊,可是當領導委以重任時,他們卻都想方設法推辭,從不接受過多的社會工作。
很明顯,姚強有比較明顯的回避型人格特征。而逃學,上網,不過是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一種表現。一個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學生,往往要逃避學校生活,要退縮的一個人的小天地里,而網絡正好是一個可以逃避的地方,而且,在這里心靈得到了慰藉和滿足。一句話,姚強的網絡成癮背后是心理障礙。
姚強的案例很有代表性。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背后,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網絡成癮不過是癥狀,心理障礙才是癥結。這很像發燒的背后往往是哪里發炎一樣,發燒是癥狀,發炎才是癥結。換句話說,網絡成癮不過是心理障礙表現出來的一個出口,沒有這個出口,心理障礙還會在別的出口表現出來。網絡成癮背后是心理障礙。可是,我們往往只看到了網絡成癮,卻看不到背后的心理障礙。這,也許正是很多青少年網癮沒有得到很好地矯治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么,青少年心理障礙的根源又在哪里呢?
現在我們回到姚強的案例中來。姚強的回避型人格特征是怎樣形成的呢?回避型人格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姚強的自卑是顯而易見的。那么,姚強的自卑心理又是怎么來的?
姚強的自卑源于家庭生活源于父母的影響。姚強的父母都是事業心很強的人,為了事業,為了發展,硬是結婚六七年才要孩子。當然,兩個人也確實發展都不錯。但是,對孩子卻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最突出的是,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過嚴,責怪過多。事情就是這樣,越是對孩子期望高,就越是對孩子不滿意,就越是對孩子較多的消極評價。結果呢?孩子得不到認可,得不到肯定,得不到心理需求的滿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再有,姚強父母作為大齡父母,往往又會對孩子有太多的溺愛,從而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很多生活能力較差。這也會加重孩子的自卑。自卑,自慚形穢,怎么辦?逃避,回避,退縮,便是自然而然的出路了。于是,回避型人格特征慢慢形成了。你看,問題家庭就是這樣“培養”了問題孩子。
孩子在家庭在父母這里得不到認可,得不到肯定,得不到心理需求的滿足,怎么辦?最初的偶然上網發現了一個好去處。于是一發而不可收,終于網絡成癮了。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有些青少年所以網絡成癮,主要的并非是因為里面的色情和兇殺等刺激,而是因為里面可以讓青少年得到認可,得到肯定,得到心理需求的滿足。在網絡世界里,他們才找到了感覺,找到了成功的自我感覺。
心理處方:親子協作共同調整
姚強問題的解決,關鍵的不是矯治網癮,也不是懲罰逃學,因為那不過是揚湯止沸。只有親子協作共同調整,矯正回避型人格特征,才是釜底抽薪,才是根本。
第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自身主動地自我調整。
自我調整首先是消除自卑重建自信。一要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就要從改變自我認識入手。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績,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要把別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要看到他人也會有不足之處。二要正確認識自卑感的利與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自卑的人不僅要正確認識自己各方面的特長,而且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謙虛,善于體諒人,不會與人爭名奪利,安份隨和,善于思考,做事謹慎,一般人都較相信他們,并樂于與他們相處。認識這些優點也可以增強自信。三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當面臨某種情況感到自信心不足時,不妨自己給自己壯膽:“我一定會成功!”事先不過多地體驗失敗后的情緒,就會產生自信心。
自我調整還需要不再回避增進交往。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因此,姚強要從易到難的要求,給自己定一個交友計劃。比如開始給同學打個電話,到見面聊聊天,到互相串串門,到共同活動活動。逐漸地就習慣了人際交往,就改變了回避型人格。
第二個重要的方面,是家庭積極地合作調整。
就此,與姚強的家長做了較多的交流。姚強家長有了較深的領悟。最后我們取得了共識。一是家長要努力調整對姚強的期望,把期望降下來,把評價提上去,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到認可,得到肯定,得到心理需求的滿足,幫孩子重新找到自信積極。二是支持姚強積極交往,鍛煉交往能力,并對姚強的改變及時給予鼓勵。
經過幾方面的積極努力地合作,幾個月后姚強逐漸淡化了回避型人格,慢慢開始了正常的學習生活。讓姚強父母感到奇怪的是,姚強的網癮也不消自滅了。
其實,說奇怪也不奇怪:消炎了,自然就退燒了。心理障礙化解了,現實生活正常了,哪里還有什么網絡成癮?所以最后我想說,家長發現孩子有了網癮,一定要想想網癮背后,孩子心理是不是出了問題,一定要想想網癮背后,家庭生活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馬老師微語錄】發現孩子有了網癮,一定要想想網癮背后,孩子心理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一定要想想網癮背后,家庭生活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上一篇:男孩很自戀怎么辦
下一篇:男孩為什么想出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