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常勝將軍”休學了
這是一個讓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消息:長勝因病休學了!
長勝從小在贊揚聲中長大,小學畢業憑自己的實力考入了一所重點初中。到初中后他成績更是一路飆升,直到年級前三名,班上第一更是非長勝莫屬,“常勝將軍”是師生送給他的美稱。初中畢業后,他又憑自己的實力考入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并且當上班長。也許是幾年的生活太順利了,讓長勝真把自己當成了“常勝將軍”,覺得自己能力超群,只要自己想要的,真的無往而不勝。
可沒想到是,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居然如此人才濟濟,個個強手。入學一個多月后的第一次考試,長勝初中時的領先地位不再,弄了個中上游。這讓缺乏心理準備的長勝承受不住了,還有何面目再繼續當這個班長?幾天后,長勝提出辭職。班主任老師做了很多工作也沒留住。辭去班長后,長勝并沒有得到解脫,眼看別人當上了班長,反而壓力更大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誰都比自己強,但是,自己心里又不服氣,對誰都不服氣,同學關系緊張,心靈陷于極度的矛盾和焦慮之中。
可從此之后,長勝上課不行了,作業不行了,精神不行了,整個人看上去都不行了。長勝是不是腦子有病了?老師和家長取得了聯系。溝通的結果是,長勝首先提出想休學,明年重讀高一。家長也想借休學的機會,給孩子一邊治療,一邊調整。
就這樣,長勝開始了漫長的休學生活。轉眼多半年過去了,長勝不僅沒有好轉,而且更加精神不好,脾氣不好,狀態不好,而且總是睡覺,總是發呆,一點精氣神也沒有了……
長勝母親愁苦無奈地介紹說:孩子從小就好面子,就虛榮心,就爭強好勝,誰要比自己強了,就嫉妒,就生氣。初中三年給孩子的影響更大。上初中后,由于成績不斷提高,孩子更覺得自己不同一般,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了,而且還經常說自己將來要當領袖,要當偉人。就這樣,孩子經常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大人物的書,總想當大人物。對我們家長也越來越瞧不起,認為我們沒有層次,甚至直接說,他不能過這樣的生活。中考考進了區重點高中,家里人都很高興,他自己卻還覺得失望,覺得沒有考進市重點高中是個失敗……
長勝自己卻侃侃而談:我覺得人活著就得有一個目標,就得有一個理想,就得做出一番事業,像很多人那樣平平庸庸,碌碌無為,有什么活頭?我自認為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自認為不是平庸之輩,初中三年大家都叫我“常勝將軍”。沒想到剛到高中就弄了個中游,我怎能如此一敗涂地?當時,就是受不了自己的失敗,不知如何是好,才鬧出了那些讓人擔心的事情。隨后,就想東山再起。既然大家說我有病了得治療,正好休學,準備重讀高一……
心理把脈:自戀型人格障礙惹得禍
至此可以診斷,長勝的問題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最突出的特點是極端的自我中心。具體說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征表現為:無法接受別人的拒絕和批評,直接反應是憤怒、敵意,甚至會采取報復行動;認為別人的關注、贊美、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喜歡頤指氣使地要別人為其服務;自我評價極高,自我中心意識太強,渴望別人持久的關注;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份的幻想;缺乏同情心,對人冷漠,很少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情感和需要;責任感弱,做錯事總會尋找借口為自己解脫;熱衷與他人競爭,希望打敗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優越;對比自己強的人充滿嫉妒與敵意。只要符合上述項目中的5項,就可以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綜合如上情況看,長勝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是很明顯的,以“常勝將軍”自居是集中的體現。一次考試成績居中,放在別人身上,也許說不上什么失敗,可對如此自戀如此自我膨脹的“常勝將軍”,感到簡直是一敗涂地了。這怎么承受,怎么面對?如此心態,怎能不焦慮,怎能不抑郁?長勝的休學回家,潛意識里就是一種逃避。但是,青春躁動的年齡特征,悶在家里的生活氛圍,讓“常勝將軍”猶如關在籠子里的一頭獅子,自然更加焦慮,更加抑郁。但這并非焦慮癥和抑郁癥,盲目的藥物治療自然難于奏效。
心理處方:回歸對自我的平常心
心病還需心藥醫。要想幫助長勝真正告別心病重返校園,必須通過各種措施化解自戀型人格障礙,從自我膨脹回歸對自我應有的一顆平常心。針對長勝的情況,在后續的幾次心理咨詢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心理疏導。
第一是促進認知領悟。
長勝雖然經歷了一次挫折,但由于心理上沒有什么調整,自戀型人格障礙很可能還根深蒂固。果然,當我問到:如果重返校園,你有怎樣的打算?長勝又開始激情滿懷振振有詞:我一定要奪回我過去的輝煌,一定要東山再起!很明顯,長勝依然相當自我膨脹,相當自戀。有時候,人被擠到墻角才知道轉身,被逼到絕路才會回頭。為了幫助長勝迷途知返,我不得不把長勝往墻角擠:如果以這種近乎“復仇”的心態復學,那么,很快你就會舊病復發再次休學。如果你不能換一種心態,我們的心理咨詢關系也很難繼續保持。長勝聽懂了我的意思,突然轉彎:不,您不能放棄我,我要換一種心態……看時機已到,我們就自戀型人格障礙及其矯正進行了多次認知方面的調整。
第二是停止盲目服藥。
從第二次來訪我就提出嘗試停藥的建議。長勝和家長非常理解,也切身感到藥物的副作用,同意嘗試停藥。嘗試停藥后,每周溝通一次情況,結果是無任何異常反應,而且,由于認知調整的作用,長勝的煩躁不安逐漸減輕,心態逐漸平和。一次電話溝通中,長勝的母親高興地告訴我:停藥這么長時間了,孩子沒有什么不好的反應,心情好多了,平靜下來了,不再煩躁了,不再坐不住了,以前白吃了那么多藥,真不如早做心理咨詢了。
第三是改善生活狀態。
在第三次來訪會話的時候,經過與長勝和家長的反復協商,共同做了一個決定:改變生活方式,開始過正常人的正常生活。具體包括,一是調整作息時間。逐步恢復正常的作息,堅決按時作息,特別是無論如何堅持按時起床。一是調整活動內容。暫時完全停止讀書活動,逐步開始力所能及的現實活動,比如協助家務,比如給人打工,總之,不能閑在家里。三是調整讀書內容。如果作息時間和活動內容得到了調整,可以在閑暇時間讀書,但暫時不要讀課本,可以看一些適當的心理健康讀物。針對長勝的情況,我向長勝推薦了我的《主宰你的情感》、《塑造你的性格》等書。
再次來訪的時候,長勝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長勝母親說:孩子的作息正常了,生活也正常了,特別是走出家門開始打工,整個像變了一個人,心情好了,也懂事了,對父母不再那樣態度不好了,還幫助父母做家務。長勝自己說:兩本書都看了,很多地方對他觸動很大。走出家門的打工經歷,讓自己對許多東西有了新的理解,比較能夠正確看待自己,正確看待他人,特別是更理解父母,更懂得了父母的艱辛和偉大……過去把自己看得太高了,現在重新找回了自我……
最近一次見到長勝,是新學期開學三個月的時候了。只見長勝臉上的笑從沒有過的舒心。他告訴我:現在終于體會到了,把自己當個平常人,其實感覺也挺好的。
【馬老師微語錄】有時候,人被擠到墻角才知道轉身,被逼到絕路才會回頭。
上一篇:女孩子很任性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有網癮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