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有不是靠“占有”得來
人生很多無謂的煩惱,都是由于自身“占有心理”所引起的,如果很多時候,面對“占有問題”,能夠退后一步,那么,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爭執以及矛盾紛爭。
宋朝有一個叫楊玢的人,他本是朝廷的尚書,因為年紀大了,退休在家過著閑居的日子。畢竟是當大官的家庭啊,他們家的房子很大很多,院子幾進幾出,楊家人丁興旺,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有一天,楊玢照往常一樣,在書房看書,忽然幾個年輕人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門也沒敲,打斷了楊玢讀書的興頭,這幾個人正是楊玢的子侄,還沒等楊玢發話,他們幾個就大聲地說:“不好了,我們家的舊宅地被鄰居侵占了一大半,您老快出去,找他們算賬,不能輕饒了他們。”
楊玢沒有責備這幾個子侄的不懂禮貌,平靜地問:“不要著急,來,喝口水,慢慢說,鄰居家怎么侵占我們家的舊宅地了?”
子侄們齊聲回答道:“他們擴大院子,占我們荒棄的舊宅地。”
楊玢點點頭,接著問:“那你們說,是他們家的宅子大?還是我們家的宅子大?”
子侄們不知道他問這個是什么意思,都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自然是我們家的宅子大了。”
楊玢又問:“那他們占我們家些荒棄的舊宅地,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子侄們回答道:“現在看是沒有什么影響,但畢竟是咱們家的地呀,他們不講理,無緣無故地侵占我們家的地,與“搶”有什么區別呢。”子侄們一個個氣憤不已。
楊玢笑了,捋著胡須,搖搖頭。
安靜的場面過了一會兒,楊玢把子侄幾個領到室外,指著院內一片片枯黃的落葉,問他們:“這些樹葉長在樹上的時候,枝條是屬于它們的,可是秋天一到,樹葉變得枯黃了,掉落到地上,那么這個時候,這些樹葉又該怎么想呢?它們還屬于那枝條嗎?”
子侄們摸著后腦勺,不明白楊玢說的是什么意思。
楊玢見他們仍然不懂,就干脆地說:“我現在都這么大歲數了,總有一天是要死的,你們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爭那一點點的舊宅地對你們有什么用呢?”
子侄們聽了,明白了這位家中長者的意思,也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就說:“我們原本還想去衙門告他們呢,您看,狀子都寫好了,現在,聽您老這一番話,是很在理,爭這點舊宅地確實沒有什么意義。”
子侄們把狀子拿出來遞到楊玢的面前,楊玢看后,拿起筆在狀子上寫下了四句詩:
“四鄰侵我我從伊,
畢竟須思未有時。
試上含光殿基望,
秋風衰草正離離。”
寫罷,他抬起頭對子侄們說:“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人要能夠看得透一些,遇事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計較。”
對待事物糊涂些,心胸開闊些,大度些,是一種境界。有些人認為看待事物淡然些,就是吃虧了,其實不然,這樣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與人相處,經常以“難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容人,就會有許多朋友,且交往和諧,處事逢源;相反,處處“明察秋毫”,眼里容不得一點沙子,什么雞毛蒜皮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那么他人就會躲得遠遠的。
人有七情六欲,遇到不良刺激時,難免情緒波動。如果任情緒失控,就可能不計后果沖動行事。因而學會控制,學會忍耐,學會理智處理問題,就是產生智慧辦法對策的過程。
上一篇:《盲人提燈》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真正的快樂》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