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他的個性化需求
在芝加哥的一次商界盛會上,有人講了一個有關會計升職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明白為人處世的重要道理。
史丹萊·阿林是一名會計,他在25歲時就已成為頗具規模的國家銀器公司的一名審計員,35歲時又做了財務主管,直到現在。阿林的成功,完全歸功于他留心關注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瑣事。
在他還是一個普通的小會計時,公司創始人約翰·帕特森想看到一種特殊形式的賬目:他想讓會計編制出一種兩倍于報紙大的賬單。但會計們認為這個主意太荒謬了,因此都拒絕照辦。但阿林卻頂住直接上司給他的壓力,把自己對這種“怪異”賬單的意見書呈給帕特森看。帕特森立即與他研究了那個意見書,阿林事業的第一步就此開始。從此,帕特森就對這個迎合他意愿的小會計關注起來。因為他抓住了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在這個大公司的眾多年輕員工中,阿林很快就脫穎而出,并開始走上迅速升遷的道路。
因為阿林給了上司想要的東西,所以,他給上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注意自己領導那點期望呢?有哪個人就真正把心思用在領導身上,以實際行動迎合領導的想法呢?
小威廉·里克利最初做推銷員時,也運用了此策略去說服一個頑固的批發商。最后他不僅成功地與他簽訂了許多合同,還贏得了他的友誼。因為他注意到這個批發商的一個小習慣,而這是很多試圖接近他的人沒有發現的——這個批發商有個每天清晨就開始工作的習慣。為此,里克利就比他更早來到辦公室。每當他來上班時,里克利就站在他辦公室門口問候他。如此尊重他的習慣,讓他感到很高興。
要想深刻地影響他人,就要從他最細微的需求出發。他的希望、問題、需要都是他的興趣里最現實的部分。無論它們的表現形式如何,我們都該留意。
當然,有一點須牢記:人的欲望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各有不同,體現出個性化的特點。聰明人總會盡力探知他人的個性化需求,無論多么細微。
因為聰明人發現,這些小事能很好地幫他們駕馭別人。通過這些小事,聰明人做到滿足他人的自尊心,從而贏得友誼與支持。
上一篇:滿腔熱忱地投入工作
下一篇:用他的觀點來說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