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釣魚,還是魚在釣你
你想擁有光明的前途,
就該時時打開心窗看清自己的靈魂,
時時告誡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一位年輕人去河邊釣魚,他的旁邊坐著一位垂釣的老人。奇怪的是,老人那邊不停有魚上鉤,而年輕人一整天都沒有收獲。
年輕人終于沉不住氣,上前問道:“老人家,我們用的魚餌一樣,釣魚的地方也一樣,為什么您能輕易釣到魚,而我一條都沒釣到?”
老人從容地回答:“小伙子,我釣魚的時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魚。我不但手不動,眼不眨,連心也似乎靜得沒有跳動,讓魚都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們咬我的魚餌。而你心里只想著魚吃餌沒有,眼也不停地盯著魚,見魚上鉤,心又急躁,情緒不斷變化,心情煩亂不安,魚不讓你嚇走才怪,又怎么會釣到魚呢?”

一個人能知道自己的短處,才會勝券在握;只看到別人的成就,而不知人家背后成功的原因,這就已經(jīng)輸了一半;若此時不知檢討,只懂嫉妒或自怨自艾,那就輸定了。我們既要看到己之長、彼之短,也不能忽略己之短、彼之長,采取“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追根究底行動,保持“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的精神。
“有同行沒同利”,關鍵在乎心和力。相通的領域,相通的市場,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心態(tài),就會有不同的業(yè)績和結果。策略靈活,全力以赴,一定有好的結果。
往往我們刻意追求的時候就會距離目標越來越遠,所謂“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當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心態(tài)放平和,成功也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為什么成功只與自己有關系呢?
沈從文先生是20世紀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21歲的時候到了北京,在宣武區(qū)租了一個破房子寫作,他不跟當時名氣如日中天的作家比,就自己寫。當他寫到第五個年頭的時候,他在日記里寫道:“我已經(jīng)相信我的文章在中國能夠進前十名了?!泵刻鞇烆^做自己的事情,當你一抬頭,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走到這個行業(yè)的前列了。很多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你整天跟這個比,再跟那個比,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很難做出什么成績了。在這個浮躁的環(huán)境當中,只要我們靜下心來,跟自己去比,不去過多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可能會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成就。
心靈悟語
職場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心態(tài)平和,漸入佳境,你追求的東西自然就會“上鉤”。
上一篇: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下一篇:做一個善解人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