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荀子是繼孔孟之后的儒學大師,也曾周游列國,獲齊襄王重用.三為稷下學官祭酒,之后繼續至其他國家游歷,可惜仕途不順。最后他到蘭陵開始講學,李斯與韓非就是他在這段時間收的弟子,于此同時完成了代表作品《荀子》。
《荀子》一書經漢朝劉向校定后共32篇,古文名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便出自于《荀子·正論》中,原文為:
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意思是說,以淺陋的知識,不能料想到深遠的見解;愚昧的人,不能與他商討高深的學問;井底下的青蛙,不能與他共談東海遼闊的快樂。
這句話源于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生活在廢井里從沒有跳出井來的青蛙,有吃有喝,覺得很滿足。一天,他好奇地問路過的海龜天有多大。海龜告訴他,天是如何如何廣闊,青蛙不能理解海龜所描述的,總認為天只不過井口那么大,海龜在騙他開心。
在《莊子》一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與此頗為相似的名句,如《逍遙游》中便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币馑际钦f朝生暮死的菌類不知有白天夜晚的循環,夏生秋亡的寒蟬無法得知一年有四季的變化,此句主要用以比喻生命短促或嘲諷短視淺薄的人。
當然,與朝生暮死的生物相較,人類有幸享有較多的時間和較大的空間,但是比起“天長地久”,我們也像“朝菌”與“蟪蛄”一般,不過是天地間短暫的過客,無法探盡宇宙浩瀚的?。?/p>
所以,莊子在《秋水》中也提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蟲不可以語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道者,束于教也?!庇捎谑艿綍r空、教化的局限,所以住在井里的青蛙無法跟它談論大海;只活一個夏季的蟲子無法與它談論冰雪;鄉野鄙陋之人無法與之談論大道理。當17世紀的天文學家伽利略提出地球是繞行太陽的一顆行星的事實時,卻因此受審遭到拘禁,真是讓人為真理不可說而悲嘆?。?/p>
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當他第一次看到畢加索的畫,也許會喊道:“天啊!這樣也叫名畫?我那個讀小學的兒子畫得比他還好?!边@樣的評論也許令人啼笑皆非,而莊子的活正可以提醒我們要拓展自己的視野和胸懷,以免成了井底之蛙,由于所見有限、所知不多,對事物只能有片面的見解:就像漢朝東方朔在《答客難》中所說的“以管窺天,以蠡測?!?,透過竹管來觀看天空,只能看見天的一小部分;而用水瓢來測量海水,就算窮極一生也無法辦到!
上一篇:可以預測的成功
下一篇:大度是一種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