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尊敬別人,才不會自以為是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因此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見尤為重要,我們不能擅自對他人的生活進行論斷,因此他人對我們自己的看法也就不能完全套用我們自己的標準。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價值取向,我們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彼此的價值選擇。
因此,試著用寬容博愛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看待世界。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快樂,才能夠用客觀的眼光審視他人,檢驗自己。
美國著名的人際關系學家卡耐基和許多人都是朋友,其中包括許多被人認為是孤僻、不好接近的人。有人覺得卡耐基的想法十分奇怪:“我真搞不懂,你怎么能忍受那些怪人呢?他們的生活與我們一點都不一樣。”卡耐基回答:“他們的本性和我們是一樣的,只是生活細節上難以一致罷了。但是,我們為什么要戴著放大鏡去看這些細枝末節呢?難道一個不喜歡笑的人,他的過錯就比一個受人歡迎的夸夸其談者更大嗎?只要他們是好人,我們不必如此苛求小處。”
其實,每個人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優點與缺點共存,美麗與丑陋俱在。與人相交,要看好的方面,至于一些小節,盡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每個人的個性、特點不同,任何時候都不要以自己的標準苛求他人,求大同存小異,才是為人處世的智慧所在。
同樣,找到別人與自己的共同點,也是化解矛盾和沖突的重要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同樣的道理,我們都應該用一種善意的心態去面對別人,善于發現對方的優點,從對方的優點中汲取營養,而不是抓著對方的缺點不放。如果執著于缺點之中,那么,我們的世界里就沒有了可以進步的階梯。相反,如果善于學習對方的優點,那么才能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獲得成功。
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標準都不同,因此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的生活。每個人都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也許我們看到的缺點,正是他人能夠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養分。在溝通了解的基礎上,試著去理解他人的生活,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見和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這樣才是解決矛盾化解危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智者的葡萄藤
智者在中國——
中國儒家傳統文化講究的是“寬以待人,嚴于律己”,也就是對待他人要用寬容的態度,但要用嚴格的標準來約束自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都會本末倒置。用自己的一套標準去衡量別人,評價別人,但是對待自己時這個標準就毫無用處了。為別人設置嚴格的標準,本身就是“苛責”的一種具體體現,而對自身降低標準,同樣是“放縱”的一種表現。因此,當我們面對別人的缺點和不足時,在善意提醒之時同樣也要反省自身,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智者在英國——
英國有一句諺語說得好:“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工作和生活中因為某件事情和別人發生了沖突時,我們應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我們想要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怎樣對待別人。可以想象,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的要求寬松一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氛圍就會輕松愉快許多。相反,我們面臨的只有無盡的誤會和煩惱。
命運的叩問
在我們周圍,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在評判別人時,總能頭頭是道,總是說別人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可是當自己身陷其中,成為當事人時,就忘記了自己曾經說過的話,犯了與別人同樣的錯誤。
我們可以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是這樣的人嗎?當我和別人發生爭論的時候,我是一味地希望別人來附和和贊同我嗎?當別人反駁我的建議或意見時,我會十分生氣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憤怒具有很大的破壞力
下一篇:成功一旦降臨,就會再度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