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會太晚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
人生并不是一場會議或者一場比賽,如果你遲到了、錯過了,就再也趕不上進程;人生只是一次旅行,錯過了前面的小河,還將遇到下一條,每一次都是新的開始,因此不要害怕我們啟程是否太晚,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開始……
法國的馬維爾是20世紀的一位傳奇記者。1864年,美國內戰結束之際,馬維爾有幸在馬車上采訪了美國總統林肯,當時他就問了總統一個問題,林肯簡略但是意味深遠地回答了他。馬維爾還在回味總統的回答的時候,林肯已經離開了。這位總統的魄力以及智慧深深地折服了馬維爾,從這時候起,一個念頭出現在他心中,這個世界上有這么多偉大的人,他們擁有深邃的智慧和驚天動地的舉動,為什么我不挨個地去采訪他們、記錄他們呢?對于那個時候的條件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宏愿了,然而更為驚人的是他決定無論采訪哪一位名人,他都希望用對方的母語來完成,他所期望的是自由的直接的交流。他開始學習世界上幾個主要語言并以驚人的努力使得自己可以和當時這些講不同語言的名人進行直接交流。而由于和被采訪者交流的順暢,使得馬維爾的作品無一不是震動世界的佳作。
當這位精力充沛的記者72歲的時候,老人注意到了當時由于發動辛亥革命而引起世界注意的孫中山先生,他認為自己必須要采訪這位當時中國的領導人。當然,采訪是可以的,然而相對于遠渡重洋來說,學習漢語顯然要困難得多,對于年逾古稀的老人來說,這簡直是難上加難。漢語相對于拉丁語系來說完全是另外一片天地,家人和朋友看到他開始學習漢語,紛紛指出,即使對于年輕人,漢語也是非常難的,何況他這位老人呢。馬維爾的想法很簡單,因為他沒有把72歲看成是很晚的時候,他說:“像以前一樣,我學會漢語,然后直接和孫中山對話,沒什么晚不晚的?!碑敃r的美國媒體認為這將是老人人生中最后一個夢想,只不過這個夢想將不會實現而已,就像英雄未完成的征服一樣。
從此以后在唐人街上開始經常可以見到這位年逾古稀但是倔強依舊的老人,拿著手杖,不斷地跟商店的華人店主攀談,他的老師既有令人尊敬的外交官,又有露宿街頭的乞丐,以至于他的漢語從雅至俗。直到自己能完完全全地和唐人街上的華人交談的時候,他才開始啟程向中國進發。這樣的學習持續3年之久,當時老人已經76歲了,相對于這樣的年紀來說,3年的時間是何其的令人欽佩,因為3年對于這些人們來說存在著太多的變數和不可能。
他在廣州見到了孫中山,在簡單的交談以后,采訪開始了,孫中山先生禮貌地建議可以用英語來交流,馬維爾毫不遲疑地用漢語回答:“不,我們用貴國的語言來交流。”老人地道的口音和流利的語言使得兩人交談甚歡,對于中國當時的國情以及孫中山先生的作為,老人獲得了第一手的資料和透徹的理解,這是記者和翻譯同時采訪所難以達到的境界。
當他成為被采訪者的時候,有人問他:“您這樣的年紀學習漢語不覺得晚嗎?”老人的回答十分的堅定:“晚?只要你開始做,什么時候都不晚?!?/p>
這位老人的回答帶給我們深深的感悟。是啊,只要有了開始,就能做下去,千萬別讓“太晚了”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
莎拉是一個剛剛可以熟練說話的孩子。媽媽發現莎拉是一個喜歡說話的家伙,她整天問著不可思議的問題,媽媽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一天,問題來了:“媽媽,你長大了以后想要做什么?”這句話很顯然來自親戚們不久前問她的問題,“當一個媽媽,我的甜心?!眿寢岆S口回答道?!翱墒悄阋呀浭且粋€媽媽了。”“那我就當一個律師吧,我覺得這不錯?!薄安恍校阋呀浭且粋€律師了啊?!焙⒆硬灰啦火埖卣f道??磥磉@孩子還不是那么容易糊弄呢,媽媽心里感嘆道。
然而莎拉還是睜大眼睛在旁邊等著答案,媽媽決定認真起來了,“孩子,我很想回答你的問題,只是你問得有些晚了,因為媽媽已經長大了,你就不能再問媽媽長大了以后要做什么?!鄙瓐猿种f:“媽媽,這是個問題,而你需要簡單地告訴我你長大了的愿望是做什么就可以了?!?/p>
媽媽聽了以后停了下來,因為這個問題從大人的角度來考慮,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荒唐的,可是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呢?媽媽覺得不能再繼續準備早餐了,她想將自己的思緒整理一下,孩子的話好像是激發了自己心中失去多年的關于夢想的激情:是的,我現在是有了高的學歷,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家庭,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可是這都是我在小的時候所追求的夢想嗎?回想起來,有的是,有的則大相徑庭。我喜歡現在的工作嗎?它并不是我兒時的夢想,我做這件工作只是覺得已經有了孩子,有了家,就不能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了。改變職業、追求心中想要的東西的舉動對于我來說已經晚了,就像我告訴孩子的那樣,“我已經長大了”??墒牵]有人規定我已經長大了啊,孩子稚嫩的思維就不這樣認為。
這個故事是否會讓你感同身受?我們總是覺得就這樣吧,年紀這么大了,追求新的理想對于我們來說已經太晚了。然而沒有夢想、沒有進取心的心靈只能讓自己更衰老,只要我們奮斗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就永遠也不會晚。
就在春節回家的時候,我們發現父親每天早上都要到培訓班去練習小提琴。父親拉小提琴是有一段歷史的,但是在我心中那也就只是歷史,因為工作忙,他很久都沒有拉了?,F在退休的他又重拾舊好。
媽媽有些嘮叨地說:“年紀都這么大了,五十歲了又開始拉那玩意兒,不嫌晚嗎?”
然而爸爸感慨地說道:“不晚不晚啊,我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在練習,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位成功的演奏家,可是當時想,我應該從孩子的時候練習,現在有些晚了吧,于是就放棄了。二十多年過去了,你想一想,如果當時我堅持下來,二十多年的努力難道不能使我成功嗎?所以現在啊,我再也不會告訴自己已經晚了這種鬼話,只要開始,哪怕我從五十歲開始起跑,永遠沒有晚了這一說。”
我為父親擊掌叫好。
從五十歲開始起跑!這位父親尚且能夠起跑,何況年輕的我們呢?
心靈感悟
生命永遠不會太晚,太晚的總是我們的思想。當孩子們議論著自己的夢想時,你是否也有夢想,是否也會對自己說我以后想做什么呢?只要我們的生命沒有停止,我們就還擁有一個“以后”,就還擁有很多可能和希望。所以,放手開始吧,別被阻擋,去做那些你一直想做的事情!
上一篇:每一次停下都需要代價
下一篇:沉默的關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