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大方并不會讓一個人因此而變得窮困
很早以前,好萊塢巨頭之一、白手起家的劉易斯賽爾茨尼克就告誡他的兒子大衛(電影《飄》的制片人):過奢侈的生活!大手大腳的花錢!始終記住,不要按照你的收入來過日子,這樣能使你自信!
國學大師翟洪生講國學的課程時曾說:“認真看看你周圍的人,那些從小就大手大腳地請朋友吃飯或者花錢的人,到現在依然有條件大手大腳地花錢,而那些每次一到了付錢的時候就自行車鎖不上或者就是沒有帶錢包的人多少年之后,依然過著拮據的生活!”仔細看看我們的周圍才發現,確實如此,似乎越是慷慨大方的人越有錢,越舍不得花錢的朋友卻越窮!
下面是一個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
小王極其的節儉,他早晨幾乎從來不買早點,能從同事那蹭到就蹭,蹭不到就不吃。他也是一個煙槍,但幾乎從來都不會帶煙,就看怎么從同事那里抽到。而且他借錢,從來不還,是個典型的“節約型”的過日子的人,也確實有不少積蓄。然而,幾年之后,他的兒子得了白血病,自此,他所有積攢的沒有舍得花的錢,全部花完,朋友親戚們能借的幾乎借遍了,由于他以前的作風,愿意借給他錢的也只有親戚們,朋友們大部分是不愿意借的,最后他欠了一屁股的債,但兒子依然還是去世了。
而他的生活呢?從此也依然更加的需要節儉,而且內心承受更大的壓力。
可以說,什么樣的心境,什么樣的花錢風格就吸引了什么樣的外在環境來與之相匹配,似乎真的是越舍不得花錢就越窮。
而富人怎么樣想呢?他們對他們喜歡的東西,永遠考慮的都是,我如何做才能夠買到它呢?我如何才能賺到那么多的錢呢?他們想的永遠是如何才能賺到錢,而不是想,有錢了之后才怎么怎么樣?就這一點,使得富人的賺錢的點子、路子、方法越來越多,而這種路子方法伴隨著他們的欲望和野心而增長著,于是他們迅速調整自己的工作,調整自己的事業,進而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到,進而過著別人不可思議的生活。
很早以前,好萊塢巨頭之一、白手起家的劉易斯賽爾茨尼克就告誡他的兒子大衛(電影《飄》的制片人):過奢侈的生活!大手大腳的花錢!始終記住,不要按照你的收入來過日子,這樣能使你自信!
我們內心長久的向往什么,能量就會來實現什么,正如有些人所感覺的,為什么我前段時間的念頭,今天就變成現實了呢?這就是宇宙的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認真地反思自己的生活,真的是你以前一直所思考的樣子,所思考的結果,我們的今天是我們過去思考的結果,那么,明天的結果,也必然是今天思考的結果!
想象如果你現在穿著你喜歡的衣服、喜歡的鞋子、挎著自己喜歡的包包,肯定要比現在自信很多倍!而自信帶來的價值呢?是你的能力成很多倍的增加,因為自信的力量是最大的,人一旦有了自信,就會干成別人認為不能做的事情,人一旦有了自信就會干成自己不自信的時候認為做不成的事情。自信,可以讓一個人更樂于與人交往,更樂于表現自己,進而有更好的心態,有更好的外在積極的環境,讓更多人的朋友愿意與你交往,愿意拿好項目,好的賺錢事情與你分享,讓你擁有更好的收入,如此地進入到良性循環當中。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天美國一個數學家在逛一家人滿為患的大超市時,在咖啡廳休息的時候,看到附近坐著一個抽雪茄的人,由于看此雪茄獨特,再加上自己對數字敏感,于是順口就問了下那個人,你抽的雪茄多少錢呢?那人回答道:“一支80美圓”。
此人迅速坐姿筆挺:“什么?一支80美圓?那你一天抽幾支呢?”
“看情況的,平均每天至少也要五支吧?!?/p>
“那你這樣的雪茄一共抽了多少年了呢?”
“抽了三十年了吧?!?/p>
聽完這些后,數學家本能地開始計算了,片刻之后,數學家看似感慨地對此抽雪茄的人說道:“我初步計算了下,如果你這三十年沒有抽這種雪茄的話,把抽雪茄的錢省下來,足以買下這個大型超市了!”
這位數學家甚是感慨,但是這位抽雪茄的人卻微微地露出了一絲笑容,并看著這位數學家說道:“正是因為我抽了這樣的雪茄,所以現在這家大型的超市才是我自己開的?!?/p>
這個小故事揭示了一個大道理:越舍不得花錢的人越貧窮,即吝嗇導致貧窮,所以,該花錢的時候一定要大氣地來花錢,如果連慷慨大方地對待他人的心胸都沒有,如何能賺到大錢呢?一個人的格局、心胸是靠修出來的。
大方的人會用科學的頭腦,斟酌一切花費,使其恰到好處。
大方的人,消費大,但也很恰當,他的成果與巨大的消費相得益彰,也同樣大而適當。大方的人消費是處于高尚的目的,這是一種德性。他揮灑自如,花得高高興興,并不斤斤計較是如何花費的、花費到何處等。他籌劃的是怎樣更好、更適當地花費而不是怎樣少花一分。所以,大方之人必是慷慨之人,他們選擇正確的方式和物品來消費。
大方之人,重在一個“大”字。正因為如此,大方的人可以取得更巨大、更適當的成果。
物質的德性和成果的德性是兩碼事。人們對物質的重視是由于它的價值,比如黃金。人們對成果的重視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它的偉大和高尚。我們因為榮譽而得到德性。所有這一切,如不能符合消費者的地位和財產,也就談不上成果的德性。價值不但要以適當的成果表現出來,還應與消費者自身的情況相吻合。所以,一個貧窮的人不會大方,因為大量的消費與他們的自身情況不符合。他如果逆力而行,就是傻氣。要知道德性的基礎是正確的行動。這類事情只適合那些擁有產業的人和出身高貴、德高望重的人。因為這一切都具有巨大的價值,而這些人與之相匹配,因此有條件成為大方的人。
大方表現在大量的消費中。私人方面,像婚嫁之事,一生也許只有一次;在公共事務方面,與賓客的迎送之事,也最是能引起上流人士的期待。
一個大方的人,消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公眾。行事總是大大方方的,使其價值與成果相符合。同時,也有這樣一部分看似大方的人,他這樣做沒有任何高尚的目的,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財富,以人們的驚羨為最大的滿足。
上一篇:憤怒會把人變成一頭發瘋的獅子
下一篇:懂得與人分享才能感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