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積極鼓勵比消極鼓勵更能調動積極性——保齡球效應
保齡球效應
教練甲對自己的隊員說:“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隊員聽了教練的贊揚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勁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練乙則對他的隊員說:“怎么搞的!還有3只沒打倒。”隊員聽了教練的指責心里很不服氣,暗想:“你咋就看不見我已經打倒的那7只。”結果可想而知。保齡球效應告訴我們,贊賞和批評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異。
“消極鼓勵”
受過處罰的人不會簡單地減少做壞事的心思,充其量不過是學會了如何逃避處罰而已。常常有這樣的議論:“干工作越多錯誤越多。”潛臺詞就是:為了避免錯誤最好的辦法是“避免”工作。這就是批評、處罰等“消極鼓勵”的后果。
“積極鼓勵”
“積極鼓勵”則是一項開發寶藏的工作。受到積極鼓勵的行為會逐漸占去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會導致一種自然的演變過程員工身上的一個閃光點會放大成為耀眼的光輝,同時還會“擠掉”不良行為。
“總有借口”
一位家庭主婦給客人端上米飯,客人稱贊說:“這米飯真香!”主婦興奮地告訴客人:“是我做的。”客人吃了一口又問:“怎么糊了?”主婦的臉色驟變趕緊解釋道:“是孩子他奶奶燒的火。”客人又吃了一口:“還有沙子!”主婦又答:“是孩子他姑淘的米。”對于贊賞她是那么爽快地接受了下來,對于指責她就千方百計地推托。
因人施策
每個人的脾氣秉性、成長經歷、心理承受能力、人際關系是不同的,表揚和批評的方式方法也應不同。對聰明人的表揚批評要及時點到為止不要秋后算賬;對高薪、有事業心的核心專業人員,則以精神表彰為主,如授予高級職稱、獎勵研發基金、幫助申請專利、出書立說,等等。
依時依需
正負激勵要因時因需而施。在工作中正負向激勵一是要及時準確,事后表揚和批評功效大打折扣;二是要清楚什么時候需要表揚和批評、表揚和批評到什么程度,一定要從當時人、當時地、當時情況的實際需要出發。
讀故事,懂心理——懂得稱贊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選拔的第一任總裁查爾斯·史考伯說:“我認為我能夠使員工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所擁有的最大資產。而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再也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我贊成鼓勵別人工作。因此我樂于稱贊而討厭挑錯。如果我喜歡什么的話就是我誠于嘉許,寬于稱道。”這就是史考伯做法。他還說:“我在世界各地見到許多大人物,還沒有發現任何人——不論他多么偉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贊許的情況下比在被批評的情況下工作成績更佳、更賣力氣。”史考伯的信條同安德魯·卡耐基如出一轍。卡耐基甚至在自己的墓碑上也不忘稱贊他的下屬,他為自己撰寫的碑文是:“這里躺著的是一個知道怎樣跟他那些比他更聰明的屬下相處的人。”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贊賞是每一個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對指責時不自覺地為自己辯護也是正常的心理防衛機制。通過表揚就能達到鼓勵前進、調動積極性的作用,干嗎還要他不高興呢?再說現在提倡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是表揚出來的不是批評出來的。
上一篇:知人善用,敢用能人——奧格爾維定律
下一篇:第一次就要“閃亮登場”——首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