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學會把復雜的事情做簡單——奧卡姆剃刀定律
單純有效能
如果你認為只有焦頭爛額、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錯了。事情總是朝著復雜的方向發展,復雜造成浪費,而效能則來自于單純。找到關鍵的部分,簡單靈活地去處理,你會發現,成功并不那么復雜。
“駁不倒的博士”
14世紀英格蘭圣方濟各會修士威廉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知識淵博,能言善辯,被人稱為“駁不倒的博士”。他曾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說的就是只承認一個個確實存在的東西,凡干擾這一具體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和廢話,應當一律取消。
“奧卡姆剃刀”
后來由于反對教皇,威廉和他的格言“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一起出了名。這一似乎偏激獨斷的思維方式,后來被人們稱為“奧卡姆剃刀”。這把剃刀曾使很多被“剃”的人感到威脅,被認為是異端邪說。然而經過數百年的歲月,奧卡姆剃刀已被無數事實磨得越來越快,早已超出原來狹窄的領域,成為人生的一條真理。
復雜的怪圈
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即使是再簡單的問題,也一定要讓它復雜起來,似乎只有先讓問題復雜起來,才能讓別人感覺到問題很大,工作難搞。如此,才能獲得領導的重視,才能在解決問題上凸現自己的能力。
復雜簡單化
原本自己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也要說個半天,讓人覺得事情難辦。相反,把復雜問題簡單做就省力好多。即使是再復雜的問題,也要讓它簡單化,剝繭抽絲,理清頭緒,從一做起,這樣不但辦事效率高,而且能盡職盡責干好。
“因人而異”
同一件事情,讓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完成;有的人則借助各種工具,用了很長的時間還沒有找到答案。為什么呢?關鍵就是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前者遇事喜歡簡單化,后者則拘泥于形式。
讀故事,懂心理——簡單化的藝術
在太空,由于低溫失重,墨水筆寫不出字。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美國太空總署投入一大筆費用,科研人員經過努力,終于研制出一種在低溫失重條件下能寫出字的筆。然而,俄國太空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改用鉛筆。
舉世聞名的獨立宣言是由富蘭克林和杰弗遜共同起草的,其中杰弗遜負責執筆。當草稿完成后,委員會對其審查的意見是過于冗長,要進行大幅度的刪減。杰弗遜很不理解,認為寫出來的都是經典,不應該刪掉。這時富蘭克林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青年想要開帽子店,他設計了一塊招牌,上面寫著“約翰帽店,制作和現金出售各種禮帽”,然后讓家人們看看效果怎么樣。
母親覺得“帽店”與“出售各種禮帽”意思重復,可以刪去;父親建議他省去“制作”和“現金”兩詞;哥哥則建議將約翰之外的字都畫掉。青年聽取了大家的建議,只留下“約翰”兩個字,并在字下畫了頂樣式新穎的禮帽。果然帽店開張后,大家都夸招牌新穎。
聽了這個故事,杰弗遜很快就平靜下來了,耐心進行了刪減修改。后來公布的獨立宣言,果然字字珠璣,成為震動世界的傳世之作。
可見,“多”不一定就是好。很多時候,“多”是累贅,“多”是畫蛇添足,“多”只會使你更忙,更沒章法。
遵循“簡單”的理念和方法,用奧卡姆剃刀,刪繁就簡,把復雜的事情變簡單,才是做事情的藝術啊。
上一篇:學會忘記過去的痛苦——阿Q精神
下一篇:對付拖延的心理戰術——“考慮考慮”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