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在“黃金時機”行動起來——“黃金時機”效應
黃金時機
當顧客產生“心動”的感覺時,是銷售過程里所謂的“黃金時機”,成交與否往往取決于銷售員是否能抓住這個良機。敏銳地觀察顧客的心理狀態,是一個杰出銷售員必備的素質,唯有看透顧客的心理,才能掌握先機,取得高人一籌的成績。在銷售過程中,優秀的銷售員勢必能引導顧客的購買心理,讓顧客的心理防護層逐漸消失,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簽名蓋章而完成交易。
有針對地處理黃金時刻
很少有顧客真正有決定能力,顧慮會導致猶豫,需要你的幫助和推動,你要幫助他們自己做出決定。對極少數顧客,在你請求客戶簽單之后會出現一小會兒沉默,你要給客戶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做出決定,這種恰當的沉默是必要的,是受客戶歡迎的,不至于因為有人催促而做出草率的決定。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客戶,你一定要在黃金時刻讓他們行動起來!拖得越久對你越不利。
黃金時機消失的原因
有時候,明明談話已經發展到了有利的階段,但最終卻銷售失敗了。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銷售員沒有在商談的關鍵時候阻止客戶的拒絕;二是銷售員沒有確切地回答對方所提出的詢問。三是客戶已經有意購買了,銷售員卻沒有察覺。結果后來的談話中出現了新問題。
關鍵時刻的助力
在顧客即將做決定的最后關頭時,切記重點提醒客戶注意下列事項,這是推銷工作的一大法寶:銷售期限是有限的;這次是特價銷售;商品數量有限;環境條件惡化,如原料、能源漲價等等。強調這些事情后,再次補充“無論如何,請您現在就給我一個答復吧!”再等對方做出決定。
在購買欲望最高時成交
很多汽車銷售員并不僅僅靠自己的描述激發起顧客的欲望,他們直接讓顧客試駕,在成交之前就滿足了顧客的擁有感。聰明的銷售員可以想盡辦法調動顧客積極參與,不管是有形的產品還是無形的產品。然后,在顧客興趣高漲的時候,讓他們做出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記住,千萬要讓顧客在購買欲望最高的時候成交,如果錯過這個黃金時刻,再想拿到訂單就會非常困難了。
黃金時機不可失
對需要付出金錢的購買行為,大部分客戶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他們很難對一件事情保持長久的熱情。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求顧客快速做出決定的原因。拖延下去的結果往往是錯過機會。時間拖得越長,你成交的機會就越少,因為顧客必將變得興味索然,而且很快就會覺得他們的錢還是花在別的地方好。所以,在客戶對產品或服務興趣最濃厚的黃金時刻,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促成銷售。
讀故事,學心理學——達成交易的黃金時刻
在客戶要做決定的時候,有位保險銷售員是這么做的:他對先生說:“你們知道嗎?我曾經聽到很多妻子報怨自己的丈夫在人壽保險上花了太多的錢。”然后他停頓了一會兒,看到太太點頭表示同意,緊接著又說:“但是我從來沒有聽過哪位失去丈夫的太太這樣報怨過。”接著,他又招呼這對夫婦的小兒子和小女兒說:“喂,小朋友,我要你們把手里的作業停一會兒,上這兒來。”當他們走到餐桌旁之后,他說:“你們知道嗎?你們的爸爸很愛你們,他真是一個好父親。”說完,他把已經準備好的申請表交到先生的手里。這對夫婦沒有表示反對,并且認真地填寫表格,然后這位銷售員又和這對夫婦討論具體的投保計劃。生意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成交了。
另一位房產銷售員是這么做的:
房產銷售員帶著一位先生和他的太太一起去看一幢房,房子周圍的環境和內部的設計都讓他們很是喜歡,尤其是太太。房產銷售員眼睛一亮,看出了這一點,為了調動他們的需求,他說:“這幢房產的主人急于賣掉這套住宅,他們最初報價太高,但現在已經降下來了,但我看他們在降價的時候表現得很猶豫,說不定過兩天他們會改變主意。我知道你們也很想買,所以我建議你們立刻做出決定。昨天我還帶一對夫婦來看過,他們也表示很有興趣,下午還有一位顧客也可能要來看一下。”
先生和太太心里依然有些疑慮,他們不清楚銷售員有沒有對他說實話,但是眼前這幢房子確實太誘人了,而且價格也在他們能接受的范圍之內。為了避免別人捷足先登,于是很快就簽訂了合同。
你可以看到,銷售員給顧客制造了一種緊迫感,這樣可以促使他們采取行動。
上一篇:吸引參與拉攏“自己人”——參與定律
下一篇:在困境中崛起,獲得更大的力量——跨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