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意識開始萌芽
在中國的家庭里,因為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所以父母對于孩子的性教育始終處于落后的狀態。很多父母都不好意思和孩子談性,還一廂情愿地認為只要自己對于性教育閉口不言,孩子的性意識就不會萌發。現實告訴我們,沒有任何因素能夠阻止孩子的成長,性意識的啟蒙并不像人們曾經以為的那樣直到青春期才會發生,而是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萌芽。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總是情不自禁做出一系列的“好色”行為,這正是孩子在用行為宣誓自己已經進入性意識萌芽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不要自欺欺人,覺得孩子還很小,或者對于孩子的性萌芽狀態視而不見。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缺乏自我認識的能力,對于各種事情的判斷能力也有所欠缺。然而,隨著不斷地成長,孩子的性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好色”的表現也更加明顯。實際上,這就說明孩子急需性意識的建立。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喜歡給孩子穿異性的衣服。例如,喜歡女孩的父母會給兒子穿小裙子,喜歡男孩的父母又會給女孩穿很男性化的衣服,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孩子產生性別錯位。父母覺得這很有趣、很好玩,卻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困擾,很多孩子甚至長大之后的言行舉止都有異性化的表現。不得不說,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作為父母,一定不要覺得好玩,就給孩子穿異性的衣服。很多父母覺得孩子3歲之前不懂事,隨便穿什么都行。其實,孩子不但懂事,而且在3歲之前正處于性別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只有在孩子0~3歲時培養他的性別認同,也培養孩子的性別角色認同,孩子將來在性的認知方面才更加深刻,也會保持良好的成長狀態。
一天晚上,媽媽在看電視劇,豆豆在一邊玩耍。正在此時,電視上突然出現異性親吻的場面,豆豆趕緊盯著電視節目看,目不轉睛。媽媽趕緊拿起遙控器關掉電視機,這個時候,豆豆馬上表示反對:“為什么不讓我看?”媽媽對豆豆說:“這是大人的節目,小孩子不能看!”豆豆不以為然:“切,我們班級里的小朋友還互相親吻呢,怎么就是大人的節目了?”聽到豆豆的話,媽媽驚訝得合不攏嘴。豆豆堅決要求媽媽打開電視機,想到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會激發起豆豆對于接吻的好奇,媽媽只好打開電視機,不過親吻的鏡頭已經過去了。
后來,媽媽和爸爸說起豆豆班級里有孩子相互親吻的事情,爸爸對媽媽說:“不要大驚小怪啦,現在的孩子什么不知道、什么沒見過?電視、網絡就是他們的老師。”媽媽說:“但是這么早就知道親吻,肯定不好吧!”爸爸提醒媽媽:“我上次聽一位同事說孩子在3歲前后處于性意識的萌芽時期,其實你借此機會對豆豆開展初步的性教育也不錯。”媽媽不由得做出眩暈狀:“那我得先去學學,萬一教育錯了怎么辦呢!”就這樣,媽媽買了幾本兒童教育之類的書籍開始學習,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真的要對豆豆進行初步的性教育了。
很多孩子在達到相應的成長階段后,都會出現“好色”的行為,如男孩會喜歡漂亮的阿姨,女孩會喜歡高大威猛的帥哥,這是因為他們開始對異性感興趣。作為孩子最好的性啟蒙老師,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捕捉孩子的“好色”行為,這樣才能及時對孩子展開引導,也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父母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覺得父母對于性閉口不言,孩子的性意識就不會發展。其實不然。哪怕父母不對孩子開展性教育,孩子也會產生性意識的萌芽,所以父母要占據主動權,對孩子開展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對于性有更加正確的認識。
有些父母在發現孩子出現“好色”行為的時候,會嚴厲禁止孩子,也會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其實這樣的批評和否定非但不會終止孩子的“好色”行為,反而會使孩子的“好色”行為愈演愈烈。作為父母,首先要淡化孩子的“好色”行為,只要孩子的行為不出格,看到了也裝作沒看到,這樣孩子也會漸漸地轉移注意力。其次,父母要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與小朋友交往,也要讓孩子明確只有非常親密的人才能親吻,而不是隨便和誰都可以親吻。尤其是現代社會,有很多居心叵測的人,對于孩子也會做出性騷擾或性侵害,父母就更要正確引導孩子形成自我保護意識,避免與他人過于親近。
當然,父母也不必對孩子的性意識萌芽如臨大敵,歸根結底,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小階段。在5歲前后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說不定還會提出與身邊的人“結婚”呢。孩子的成長總是給我們帶來驚喜,父母必須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并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才能給予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庭生活中,有些父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出親昵的行為,這也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帶來很大的困擾。孩子的判斷能力不夠,他們并不能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值得提倡的,也不能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必須嚴厲禁止。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要以身示范,避免對孩子起到誤導作用。當然,父母之間正常的親昵,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父母對自己的愛以及父母的愛情之中成長,對于孩子而言是莫大的幸運。
上一篇:在自己的道路上勤奮,是成功的統一定律
下一篇:實現時間的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