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之中,時時做上岸打算
人說官場就如同一片海,越往深處走,就越危險。所以,曾國藩認(rèn)為,在官場之中,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給自己留好退路,“雖在宦海之中,卻時時作上岸的打算”。
曾國藩第一次率湘軍鎮(zhèn)壓太平軍在武昌獲勝后不久,其嫉惡如仇的性格和特立獨行的行事風(fēng)格使他屢遭排擠。在被貶回鄉(xiāng)后,他的情緒低落至極,憂憤摧垮了他的身體,失眠和眼疾的折磨使他日益虛弱。他一直推崇的孔孟之道解釋不了他所經(jīng)歷的一切,他陷入迷茫。這個時候,身邊的人給他講了明朝李春芳的故事,才逐漸平息了他心中的悲傷情緒。
李春芳是明朝的進(jìn)士,由于寫得一手好文章而受到皇上的青睞,因此不斷升官,成為紅極一時的大臣。但是李春芳深知當(dāng)朝皇上的喜怒無常,陪伴在他身邊,遲早有一天會惹禍上身。所以他打定主意,在朝廷議政的時候,既不過激,也不落伍,而是保持中庸的態(tài)度。后來,朝廷中的爭權(quán)奪利越來越嚴(yán)重了,李春芳乘機提出了告老還鄉(xiāng),得到了皇上的批準(zhǔn)。就在李春芳回鄉(xiāng)一年以后,朝廷中因為政治斗爭而發(fā)生了重大變故,當(dāng)年一起做官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只有李春芳在家中頤養(yǎng)天年,與父母妻小共享天倫之樂。當(dāng)有人問李春芳為何甘愿隱退的時候,他說:“官場之中,那么多人都是提著腦袋做事,我又能好到哪里呢?”言外之意,只有急流勇退、居安思危才是最好的選擇和出路。
曾國藩聽了李春芳的事跡,心中大受啟發(fā),心想:自己一心為朝廷效力,卻過于堅持,不懂得急流勇退,才會落得這般田地。后來,曾國藩雖然重新被皇上起用,可是他再也不如從前那般魯莽了,而是時刻小心謹(jǐn)慎,給自己準(zhǔn)備退路。
無論我們選擇的是哪一條路,前方都會有荊棘,稍不留意,便將死無葬身之地,暗流涌動的官場,更是如此。所以,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應(yīng)該給自己準(zhǔn)備好退路。只有這樣,當(dāng)不能前行的時候,我們才會有新的出路。
有人說,官場如戰(zhàn)場,盡管少了幾分血淋淋的正面搏擊,卻多了幾分兇險,幾分未知。航行于宦海,誰都無法預(yù)料何時將會遇到驚濤駭浪,何時將會舟覆人亡。地位越是顯赫,仕途上便越是暗藏危機。明智如李春芳,懂得急流勇退,為自己留一條后路,最終獲得了幸福而安詳?shù)耐砟辍H欢鴼v史上又有多少的官吏,頂戴加身,名噪一時,卻豈料身與名俱滅,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沒有為自己留下任何的后路,最終追悔莫及。
“身在宦海之中,卻時時作上岸打算”,這是曾國藩的傳世箴言,也是明哲保身的大智慧所在。
上一篇:寵辱不驚,更要“毀譽不驚”
下一篇:尊重上司,你才能成為事業(yè)舞臺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