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是為了更好地選擇
人們往往把目光盯在自己沒有的東西上,拼命地去爭取、去獲得,全不管它對我們有沒有用,會不會帶來危機,使自己滿身都是包袱,這樣的做法很不明智。其實,放棄有時比爭取更有意義。
在熱帶叢林,人們用這種方法捉猴子:在開個小口的木盒里裝上堅果吸引猴子,猴子一旦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
可見,放棄有時比爭取更有意義。正如一位詩人所說:“要想采一束清新的鮮花,就得放棄城市的舒適;要想做一個登山健兒,就得放棄白嫩的皮膚;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棄咖啡和可樂……”生活中充滿了選擇,只有“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才能有所發展、有所創新。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帶出現淘金熱,農夫亞摩爾也準備去碰碰運氣。他家里很窮,買不起船票,只好跟著大篷車風餐露宿奔向加州。然而,后來他放棄了淘金卻發了大財。放棄淘金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亞摩爾發現金礦區氣候干燥,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就是沒有水喝,經常抱怨:“要是有人給我一壺涼水,我情愿給他一塊金子。”亞摩爾想,如果我能賣水給他們,他們不僅感謝我,或許我還能賺到比挖金子更多的錢。于是亞摩爾開始挖渠引水,引來的水經過過濾之后,變成了清涼可口的飲用水,受到了淘金者的歡迎。很快亞摩爾就成了當地的富翁,而那些淘金者依舊還是挖金子的人。
放棄意味著轉機,有時候放棄甚至是痛苦的,但同時你也收獲了。
李明下崗后,貸款辦了一個紡紗廠。那時,由于國內紡織業形勢一片大好,加上他自己的不懈努力,經濟效益還算不錯,僅用了3年時間便發展成了擁有70多名職工,數百萬流動資產的個體企業。后來,由于紡織業不景氣,趕上全國紡紗廠統一壓錠,規模減縮,企業一再虧損,不長時間便欠債累累,這使他深受打擊。
面對上門討要薪水的工人,李明多次想關閉企業,去南方打工。他經常睡不好,吃不下,嘴上都起了一層泡,親戚四鄰都跟著他緊張。后來,有朋友給他出主意,放棄紡紗,轉產上苧麻高檔涼席編織,做出口生意。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李明馬上開始了新項目的運作。通過多方考察和與外地企業的合資經營,李明的企業效益有所好轉,不久便摘掉虧損企業的帽子,再度紅火起來。不僅還清了欠債,還新招收了數十名下崗職工,被市有關部門評為上繳利稅大戶、安置下崗職工的先進企業。
人的一生當中,有許多東西需要放棄,放棄不等于失敗,放棄的同時,會收獲其他的東西,它同樣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放棄不等于懦弱,它更需要勇氣和信心。放棄并不是甘于失敗,而是尋求另一種方式去更好地實現目標,這便是一種極積意義上的放棄,是一種收獲。
比爾·蓋茨是眾所周知的商業奇跡創造者,是一個數字英雄,是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更是一個懂得選擇方向的人。他一生中所做的最重要的選擇莫過于退學:剛剛20歲的比爾·蓋茨就對計算機十分感興趣,他深信,總有一天計算機會像電視一樣走入千家萬戶。他堅定的信念不但打動了自己,還打動了伙伴,打動了父母,獲得了事業上和精神上最寶貴的支持。哈佛大學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學府啊!而考上哈佛大學的比爾·蓋茨卻在大三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去闖一番屬于自己的天地。這不是一般人能夠下的決心和勇氣,也只有下這樣的決心和勇氣,才可能成為非凡的人物!試想一下,假如比爾·蓋茨依然在哈佛深造,學習課本上千篇一律的東西,也許就不會有我們今天所熟悉的Windows系統,也不會有商界的微軟奇跡了。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激動人心的話:“人生是一場大火,我們每個人唯一可做的,就是從這場大火中多搶救一點東西出來。”本著這種人生短暫如花火的信念,他及時地決定所要放棄的東西和所要選擇的東西,不僅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軌跡,也改變了世界。
有舍,才有得,“放棄”也是“爭取”之道。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為了做出正確的選擇,必須懂得適時放棄。舍得“放棄”,我們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棋,把握好自己的命運,早日獲得成功。
上一篇:改變心情的魔力
下一篇:替別人著想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