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在網絡世界越陷越深
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依戀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與家庭的親密關系得不到滿足,例如,失去了父母,或者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少父母的關愛等,或者與周圍的同學、老師人際交往困難,難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等,都很容易產生獨孤感、無助感。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許多孩子就會借助網絡交友或玩游戲,通過虛擬的人際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獲得一種安慰、理解和支持,以彌補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和親情的缺失。但是,對網絡的癡迷反過來使得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感到更孤獨,他們遠離了人群,缺少了原來的生活樂趣。
長時間上網會使孩子迷失在虛擬世界里,他們自我封閉,與現實世界產生隔閡,不愿意與人面對面地交往,漸漸地,他們便失去了社會功能。而一旦離開網絡,他們便會產生精神障礙和異常等心理問題與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舉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亂語、性格怪異,甚至,產生心理障礙。
小月剛剛上高一,卻已經有兩年的網癮。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她從小就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小時候性格比較內向,因覺得自己長相平平,經常會感到自卑、低人一等。現在剛上高一,她對高中生活和老師新的教學方式不太適應,經常覺得自己與同學缺乏共同語言,沒有什么朋友。
就這樣,她感到很孤獨,于是經常到網上與網友聊天,在聊天中,她體驗到一種樂趣,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以前上初中的時候,小月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中還處于中等偏上,可自從迷上網絡,她就經常放學后直奔網吧。由于沒有父母的管束,她的行為越來越肆無忌憚,最后竟然發展到夜宿網吧,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而且,與班里的同學交流越來越少,對班主任和老師也是避而遠之。
在外地做生意的父母了解到小月的狀況后,擔憂不已,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孩子的問題主要還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而且,爺爺奶奶年紀也大了,對小月管教不嚴。而她平時與父母的交流溝通也很少,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懷和引導,因此,她的內心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另外,孩子進入高中后,由于學業的緊張,她很容易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轉向虛擬世界尋求安慰。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網絡少女”常常是獨自一個人面對著電腦,由于沉溺網絡,她漸漸地疏遠生活。當然,在這其中,她缺少的更多的是生活的樂趣。如果父母不及時加以引導,孩子會在網絡世界里越陷越深。
許多網絡孩子坦言:“其實每一次從網吧出來,我都感到內心很空虛、很孤獨,長時間地沉溺網絡,我已經沒什么朋友,我總是獨來獨往。內心的空虛讓我一次次陷入網絡,只有在網絡世界里,我才體會到片刻的滿足。可一旦從網絡中抽身出來,我感到內心的那種空虛感變得更加強烈。”
小貼士
1.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網絡成癮的孩子大多都是獨來獨往,他們沒有什么朋友。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結交朋友。一旦他體會到與朋友相處的樂趣,他封閉的心就會打開,慢慢地,他就會熱衷于人際交往,而不再癡迷于網絡。
2.盡量多抽時間陪伴孩子
許多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只顧著掙錢。還有的父母則是將大把大把的時間花在打麻將和逛街上,與孩子接觸的時間不過就是飯桌上的那片刻。父母經常不在身邊,孩子會感到自己不受重視,進而會把空虛的心理發泄在網絡上。因此,父母要盡量多抽時間陪伴孩子,讓他體會到生活中的樂趣。
3.讓孩子融入家庭活動中
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父母可以組織一些家庭活動。例如,一家人去郊外野炊,一家人去外地旅游,一家人去逛街。最簡單的就是一家人吃一頓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忙得沒有時間與孩子吃一頓飯。對此,父母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抽出時間讓孩子融入家庭生活中,盡量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上一篇:別讓你心中的“不可能”禁錮人生
下一篇:別輕易嘲笑孩子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