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孩子灌毒
教育的核心是維護一個孩子純真善良的天性,不要污染孩子的心靈。一個人心靈品質的下降絕大多數來自后天的污染。王鳳儀老先生教導我們,千萬不要給孩子灌毒。在孩子面前說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壞話,爸爸媽媽彼此說對方如何不好,這樣都會污染孩子的心靈,在他的心中裝下外面太多壞人的恐懼,形成過度的自我保護,養成看別人毛病、挑別人不是的習慣,以及遇到問題從對方那里找原因的習性。父母要多給孩子精神補助,多說別人的好處,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培養恭敬心、感恩心。
傳統文化告訴我們,一個人最寶貴的就是清凈本心,生命之初那個未被污染的心靈。找回寶貴的清凈本心就是我們一生幸福生活的保障,也可以說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各種宗教協助人類的終極核心。恢復清凈本心并不容易,在沒學會怎么凈化之前,先要知道人心是怎么被污染的,防止自己的心靈被污染,也同時做到不去污染別人的心靈。這個過程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是是非非先關在自己的心目之外。
有一次我揚揚得意地跟兒子說,某件事情我是怎么想的,說完就停了。結果兒子說,“繼續,下句呢?”我說沒有了,就是想讓你了解我的想法,就這些。結果他說,今天怎么了,往常下句你該說這事兒我爸是怎么想的,以此來證明你是對的他是錯的。當時我一愣,剛想反駁,卻把話咽了下去。孩子為什么有時候一句話就能觸怒你?因為他心靈,說得特準。
那次我就被他說中了,只是此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而己。我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對,給他講什么似乎都有一句潛臺詞,就是你爸不如我。原來自己有很多錯誤是無意識犯下的,才明白很多修行的方法都是讓我們先靜下來,唯有靜下來,你才會知道,好多自己會說但并沒有做到。
又有一次,兒子一放假,他爸就催著他減肥,逼他去看醫生。看完醫生快中午了,天氣很熱,我和兒子在車里開著空調坐著等,他爸去給他拿藥,藥需要打成粉,挺麻煩,他爸一會兒上這層樓,一會兒去那層樓。兒子開始跟我發牢騷,“你看我爸,老看我不順眼,我一回家他就找事,媽你知道嗎,我一放假都不愿意回家,每次回家特發愁。”通常我會趁機說點兒他爸的壞話,好容易找到認同了。心情好的時候最多會說你爸就那樣,別往心里去就行了;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說,就是,他老強迫人,也經常強迫我如何如何。那天我止步了,說你爸爸真的很愛你。他近來很忙,已經好幾個周末沒休息了。今天是周一,他本來不用來,我帶你看醫生就行了。人家不僅陪著你看醫生,還替你去拿藥,樓上樓下地跑,咱倆在這兒開著空調等。你爸爸真的很疼你,對你的事情很上心,唯一能夠讓他失眠的就是你。”聽我講完,我兒子不說話了,他爸回來的時候趕緊下車給開車門。雖然我不記得先生當時有沒有說謝謝,不過近來有些得意地講,“不錯,是大了,我跟他說注意身體,他居然還跟我說知道了,謝謝關心。”
說別人壞話就是污染自己和孩子的心靈。防止心靈污染的最好辦法,就是誰給你講別人的壞話你都別信,同樣我們也努力做到不說別人的壞話。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這道理我們都知道,不說別人的是非我們也知道,覺得自己就是不講別人是非的人。真的嗎?認真反觀自己的言行,你就會發現不容易做到這一點,越認真去做就越知道難度有多大。我認真留意過一天,我開口講和想講的話有二三十次涉及是是非非。不要污染我們的心靈,省得還要費勁去凈化。
一定要以身作則,養成從正面看問題的習慣。教育的核心就是維護孩子本來就有的良心、純潔與善良,不要污染孩子的心靈,多講親戚朋友、老師、爺爺奶奶的好處、優點。當孩子回來跟你抱怨哪個老師不好的時候,多聽,不要馬上就反駁他這個老師多好多好,更不要批評,尊重他的認知、感受。你認真面對自己就不會指責孩子,因為你知道做到不說別人的是非有多難。指責、糾正都會引起他的對抗,等他說得差不多了,這個勁兒、情緒差不多過去了,再跟他講,我覺得你老師平時也不錯呀,上回怎樣怎樣,講他曾經提過的這個老師對他好的事兒,講這個老師的優點,引導他走出不健康的情緒,引導他學習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不要附和孩子,附和他發牢騷,說長道短,談論是非,多引導他從正面看問題。當孩子學會從正面看問題的時候,你的人生真的就能夠實現大愛無愛。為什么?孩子一切都在良性循環里運作,哪用得著你去培養啊?
上一篇:允許對方做他自己
下一篇:勞動的喜悅勝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