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基因”是什么
天才必然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基因。這個觀點,是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專門研究天才的科學家所認可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阿里克森博士卻根據某個實驗推翻了這一觀點。
實驗是法國凱恩大學的佐瑞歐·馬佐爾博士和其同事共同進行的,實驗對象是一位名叫瑞格·蓋姆的數學天才。瑞格·蓋姆有著超常的計算能力,他能夠在數秒內計算出一個10位數的5次根;在同樣短的時間里,他還能夠計算出一個2位數的9次方;而在被要求將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整數時,他能毫不遲疑地講出精確至小數點后6位數的答案。
佐瑞歐·馬佐爾博士的實驗過程,就是在這位數學天才進行計算表演時,對他的大腦活動情況進行精密的檢測。通過運用正電子放射層X線照相術,佐瑞歐·馬佐爾發現:與常人相比,瑞格·蓋姆在計算表演時的大腦活動部位多了5個。由于可以使用這種額外的記憶區,所以他可以避免發生常人易犯的計算錯誤。由此看來,所謂天才的“特殊基因”似乎的確是存在的。但現年26歲的瑞格·蓋姆并非生來就具備這種超強的計算能力。20歲時,他還是一個與常人沒什么兩樣的普通青年。20歲之后,他接受了一位專家的訓練,每天進行4個小時的記憶練習。在短短的6年時間里,原本與常人無異的他便成了人人驚嘆的數學天才,這正是“天才”非“天生”的最好證明。
除了上述實驗之外,佐瑞歐·馬佐爾博士及同事還對瑞格·蓋姆進行了他所不熟悉領域的技能測試。結果證明,他根本沒有任何不同于常人的表現。
看來,只要經過足夠的訓練和努力,任何人都可能擁有這種因為“長期工作記憶功能”而產生的天才表現。事實是這樣嗎?阿里克森博士通過對只能記住7位數字的普通人訓練一年,證明了這一點:他們都可以記住長達80~100位的數字。
而匈牙利的拉茲羅·波爾加及其夫人,也用試驗證實了這一點——當地的人們普遍認為女子不宜參加激烈的西洋棋比賽,而他們,卻把3個經過嚴格心理訓練的女兒培訓成了具有世界級水準的西洋棋大師。
“天才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阿里克森教授總結說,“那種貌似天才表現的‘長期工作記憶’,是能夠通過訓練刻意培養的。”
名人箴言
天才這個字本來含意極其曖昧,它的定義,決不是所謂“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天地間生而知之的人沒有。不學而能的人也沒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養成。天才多半由于細心養成。
——郭沫若
上一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下一篇:富勒和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