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較勁,才有精力成大事
小事不較勁,才有精力成大事
為小事抓狂,是很多人都有的情緒,結果往往因小失大。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才能成功。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取動物的血生存。在攻擊野馬時,它常附在野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無論野馬怎么狂奔、暴跳,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而蝙蝠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直到吸飽才滿意而去。野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奈地死去。
動物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會讓龐大的野馬斃命呢?于是,他們進行了一次實驗,觀察野馬死亡的整個過程。結果發現,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遠不會使野馬斃命。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野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習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為蝙蝠吸血致死。
一個成大事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緒與行為,不會像野馬那樣為一點小事抓狂。當你在鏡子前仔細地審視自己時,你會發現自己既是你的最好朋友,也是你的最大敵人。
美國研究應激反應的專家理查德·卡爾森說:“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卡爾森歸結防止激動的方法時說:“請冷靜下來!要承認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按計劃進行。”應激反應這個詞從20世紀50年代起被醫務人員用來說明身體和精神對極端刺激(噪音、時間壓力和沖突)的防衛反應。
現在研究人員知道,應激反應是在頭腦中產生的。在即使是非常輕微的惱怒情緒中,人體也會分泌出更多的應激激素。這時呼吸道擴張,使大腦、心臟和肌肉系統吸入更多的氧氣,血管擴大,心臟加快跳動,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醫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說:“短時間的應激反應是無害的。”他說:“使人受到壓力是長時間的應激反應。”他的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表明:61%的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勝任,30%的人因為覺得不能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而有壓力,20%的人抱怨同上級關系緊張,16%的人說在路途中精神緊張。
理查德·卡爾森的一條黃金規則是:“不要被小事情牽著鼻子走。”他說:“要冷靜,要理解別人。”他的建議是:表現出感激之情,別人會感覺到高興,你的自我感覺會更好。
想要不為小事較勁,就要學會不在意。
畢竟對于每個人來說,煩惱、痛苦都是難免的,如果凡事都太在意,太過于計較,總是認為這是自己的不幸,生活就沒有快樂可言。其實只要不去在意,將這些小事忽略過去,人生的境界就會從此不同。
有一對朋友,吃飯閑談。其中一人興致所至,一不小心就說了一句戳到另一人痛楚的話。本來這也沒什么,畢竟只是開玩笑,但是那人卻細細地品味起了這番話,越想心中越是不快,與朋友爭吵起來,最后甚至到了動手絕交的地步。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細細想來,問題就在于太在意小事,最后當然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其實,許多人的煩惱,并非是由多么大的事情引起的,而恰恰是來自對身邊一些瑣事的過分在意、計較和較真。
比如,有些人之所以愛生氣,是由于他們總是喜歡句句琢磨別人的每一句話,對別人的過錯更是加倍抱怨,對自己的得失喜歡耿耿于懷,對于周圍的一切都易于敏感,而且總是用夸張的心態來處理外來信息。這種人其實是在用一種狹隘、幼稚的認知方式,為自己營造著自己的心靈監獄,這是十足的自尋煩惱。他們不僅使自己活得很累,而且也使周圍的人活得很無奈,于是他們的“在意”讓別人也不得不步步為營。
人生中這種過于在意和計較的毛病一旦養成,就等于是創造了一個積累煩惱的水缸,天長日久,許多小煩惱就會鑄成大煩惱。所以早在兩千多年前,雅典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斯就曾經說過:“注意啊,先生們,我們太多地糾纏于各種小事了。”法國作家莫魯瓦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常常為一些應當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擾,而失去理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幾十個年頭,然而我們卻為糾纏無聊瑣事而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時光。”這話實在發人深省。
顯然,過于在意瑣事是一種最愚蠢的生活態度。從臺灣歸來定居的111歲老人陳椿就很明智,他曾說:“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獄。既然活著,就要活好。”其實,有些事是否能引來麻煩和煩惱,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和處理它。美國的心理學家戴維·伯恩斯正是基于此而提出了消除煩惱的“認知療法”——通過改變人們對于事物的認識方式和反應方式來避免煩惱和疾病。事實上,除了改變認識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根本就別去在意某些事情。
不在意,就是別總拿什么都當回事,別去鉆牛角尖,別太要面子,別事事“較真”、“小心眼”,別為一點小事而著急上火,別過于看重名利得失;別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別太多疑敏感,總是猜測別人的“言外之意”;別夸大事實,制造假想敵;別像林黛玉那樣見花落淚、聽曲仁心、多愁善感,總是顧影自憐。
人生有的時候不能夠太小家子氣了,需要活得大氣一點。小事不較勁,就是在給自己設一道心理保護障,不僅不去主動制造煩惱的信息來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面對一些真正的負面信息或不愉快的事情,也要處之泰然,置若罔聞,不屑一顧,做到“身穩如山岳,心靜如止水”,“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這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妙法,也是一種堅守目標、排除干擾的妙策。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假如處處糾纏瑣事,被小事所累,那么我們將都沒有精力去做大事,一生必將一事無成。
上一篇:寶劍寧可匣中藏
下一篇:少說空話,多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