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智斗將軍
有一位將軍聽說了一休的故事后,十分不服氣,他說:“一個小小的和尚有什么能耐?說他能排憂解難不過是巧合罷了。”但是,一休小和尚的機智,卻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稱贊。
將軍也慢慢地由不信到半信半疑,最后他決定試一試一休。于是,將軍把地方官西右衛門找來吩咐道:“請你告訴一休,明天我請他吃飯,讓他與他的師兄師弟一塊兒來做客。”
西右衛門把這事告訴安國寺里的長老。長老知道將軍是一個蠻橫不講道理的人,怕小一休對付不了他。可一休聽說后,堅持要去。他說:“既然將軍主動來請,不去不好,他會以為我們是害怕他。”
第二天,一休和他的小弟兄們一塊兒向將軍家走去。走到一個橋頭,只見在橋頭中間豎著一根木板子,上面寫了這樣幾個字:不準從兩邊通過。小和尚們愣住了。
一休從后面走上來,看了看木板上的字,略一思索,說:“不要猶豫,跟著我走。”
一休打頭,其余小和尚跟在后面,排成一隊,從木板下面走過,一直走到橋的另一頭。將軍、西右衛門和另外幾個人,正等在那里。
“一休,難道你沒看到橋那頭木板上的字嗎?”將軍說。
“看到了。”
“既然看到了,為什么還要走過來?”
“那木板上說,不準從兩邊走過。我們不是從兩邊走來的,我們是從木板的下面走過來的。”
將軍被說得無話可答。但他不認輸,便對一休說:“你先不要得意,到我家再說。”
到了將軍家以后,將軍身佩一把寶劍,走到一休面前,說:“一休,你能不能不靠近我,不動手,就將我的劍從劍鞘里抽出來?”
“當然能夠。”一休毫不含糊地說:“不過,得請西右衛門先生檢查一下你的寶劍,看看用手是不是能夠抽出來。如果連用手也抽不出來,我當然也就無能為力了。”
“可以。請西右衛門檢查吧。”將軍說。西右衛門走過去,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寶劍從劍鞘里抽了出來。
“一休,你看清了嗎?”將軍用示威的口氣說。
“哈哈哈,我勝利了。”一休笑了起來。
“我沒靠近你,也沒親自動手,已經把寶劍從你的劍鞘里抽出來了。”
這時,將軍和西右衛門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倆都上了一休的圈套。將軍高聲說:“這次算你贏了,可以用餐了。”所謂用餐,就是每個小和尚分到一個雙層的糕點。
一休他們剛吃了兩口,將軍又突然問道:“一休,請你回答,你吃的這雙層糕點,哪一層更好吃?這個問題若回答不出,實在對不起,就得空著肚子回安國寺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提問,一休瞪大雙眼,凝視著前方。突然,他雙手拍了兩下,發出清脆的聲響。
“將軍閣下,這就是答案。”
“什么?這就是答案?”將軍迷惑不解。
“對。你說是左邊的手更響,還是右邊的手更響?”將軍被問得張口結舌,回答不出。
“好厲害的一休,我只好認輸了。”將軍囑咐家人擺出宴席,盛情招待一休和他的師兄弟們。
智慧源于思考和實踐。一休和尚由于廣泛接觸基層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所以,他才能戰勝驕橫跋扈將軍,才能為自己贏得尊嚴。
上一篇:驕傲自大的后果
下一篇:七歲賦棋的李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