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中你的流言,正好可以修你的缺陷
1
我看過一部電視劇,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銷售部的女總監和銷售女狀元一直明爭暗斗,同時公司的CEO也在追求女狀元。這時女狀元懷孕了,女總監知道了這件事,馬上便在公司宣揚開了。全公司的八卦細胞立刻蓬勃生長,流言蜚語滿天飛,所有的員工甚至就連清潔工都在下注,賭女狀元肚子里孩子的父親是她的前夫還是現任CEO男友。
爸爸是誰,成了全公司關注的焦點。如果沒有一根強韌的神經,還真經不住這種惡毒。
為什么人們那么喜歡制造流言蜚語呢?人家孩子的父親是誰,跟你們有什么關系?
以前聽過一個講座,說人類的語言能力為什么會那么發達,如果僅僅是為了日常交流的話,完全不必裝配功能這么強大的語言能力的,如此復雜的語言系統,就是為了——制造謠言!
好吧,我承認這一結論令我發呆了很久。
據說,人類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學會制造謠言了。男人們出去狩獵,女人們采摘完果子,就坐在山洞門口編排別人。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在人類社會的輿論功能中占據了一大塊,在某些偏遠山村,至今還有規范人們行為的作用。流言甚至成了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成了我們對社交圈子里正在發生的情況有所了解的重要信息來源之一。
在現今這個自由而開放的社會,流言蜚語的殺傷力在于,它并不一定會摧毀我們的生活,畢竟這不是那個“人言可畏”而逼死阮玲玉的時代了,但是它卻會讓你心里感到很難受,心情糟糕,甚至會影響你的判斷力和執行力。
2
不厚道地說,那些謠言制造機們,把別人“毒舌”成什么樣,自己大抵也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他們堅定地認為一個美少婦和一個帥哥獨處一室必有奸情,那么一旦有合適的條件和土壤,他們自己也必定成為墻外一枝招展的紅杏。
如果一個人污蔑別人的升職是靠身體上位,她大概做夢都想當老板娘;如果一個人譏誚別人好吃懶做,能過上好日子只因為有個好爸爸,那么他肯定暗恨自己不是個富二代……
雖然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流言的對象,但并不是所有的流言都能影響到我們,有時候一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卻會精準地觸到我們敏感的神經,而有些貌似很重要的事情,反而被我們一笑置之。對于流言,是氣得咬牙切齒還是云淡風輕,取決于你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歸根結底,這些只跟自己有關。人們毒舌、制造流言的時候,只和他們自己有關;而我們的反應和感受,也只和我們自己有關。面對流言,當我們有過激的情緒反應時,應該問問自己:我為什么會被戳到痛點?我在這件事情上,究竟是怎樣看待自己的?
也就是說,流言能對生活產生多大的破壞性,其實取決于我們自己——聽上去是不是有點兒不明就里?但事實就是這樣的。被流言攻擊其實是一個契機,可以讓你有機會盤點自己的過往,審視自己的內心。處理好了,反而是人生的一次進步,讓你變得更為成熟和完美,這就叫抗住流言一小句,人生成長一大步。一旦處理得不好,就可能會放大自己性格中的弱點,令你做出消極的反應,給人生減分。
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反面教材,絕色美女瑪蓮娜被推到了流言的風口浪尖上,那些鋪天蓋地的流言帶給她致命的打擊,使她放棄自己,一步步走向墮落,令自己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最后被逼出了小鎮。
3
面對流言,首先得有一個淡定的心態,不用煩惱,更不要生氣。要知道,具有被毒舌的價值,說明你在人群中是有存在感,被“抬舉”為議論的中心。在不急不慍的基礎上,我們還是要自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行為有不當之處,或者能力上有什么欠缺,還是在人際關系上有什么漏洞,給了流言可乘之機。比如,有人說你和老板關系曖昧,反省一下平時是不是有失檢點或者神經太大條了,如果自信夠正派,就讓那些嚼舌根子的一邊待著去,不值得為他們浪費腦細胞;如果有人說你是馬屁精,更簡單,做出點兒漂亮的成績,證明拍不拍馬屁你都是那根不能缺少的蘿卜,有本事占一個大坑,別人干著急也沒有用。
不管別人怎么說,你自己的底氣要足,只要自己能肯定自己,就不需要從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上獲得肯定。別人的嘴你管不住,別人的想法你也沒有辦法控制,整天想著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會長皺紋,對生活沒有任何好處。
當然,有時候我們為流言蜚語苦惱是因為其他方面的客觀原因,比如擔心這些話傳到上司耳朵里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錢)途,這時候與其說是擔心流言,不如說是擔心前(錢)途,那么只要把流言蜚語當成工作中的一個問題來解決就可以了——就像項目做得不順利了,需要找解決方案,同事流言蜚語和客戶吹毛求疵一樣,都是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一個狀況,只要就事論事,針對具體情況,考慮怎么解決就好了,不需要夾雜太多個人感情在里面。
流言的本質就是別人將他們帶著自己認知、幻想、情緒的偏見投射到你的身上,如果我們能從他人的毒舌中傷里,看到自己的不足,看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那么從流言蜚語中走一遭,不但不會沾上唾沫星子,還能適時修補自己的缺陷。當流言制造機們發現流言無法中傷你,反而讓你越來越好的時候,就是流言和你絕緣的時候。
上一篇:再怎么拼命砸門,它也變不成窗
下一篇:同事間相處的八個秘訣同事間相處的八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