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利益只會失去利益
爭奪利益只會失去利益
劉墉先生曾說:“合作失敗的人常拆伙,因為彼此責難。合作成功的人,也常拆伙,因為各自居功。直到拆伙之后,發現勢單力薄,再回頭合作,那關系才變得比較穩固。”期望得到贊許和尊重,期望自己成為最閃亮的恒星,這種心理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它就像一種充滿野性的激勵,沒有這種精神刺激,人類進步就完全不可能,但也正因為這是一種非理智的激情,一旦膨脹起來,就會成為個人和團體生存的阻力。
在風景如畫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年輕的海洋生物學家布蘭姆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察實驗。這天,他潛入深水以后,看到了一個奇異的場面:一條銀灰色的大魚離開魚群,向一條金黃色的小魚快速游去。布蘭姆以為,這條小魚已在劫難逃了。然而,大魚并沒有惡狠狠地向小魚撲去,而是停在小魚面前,平靜地張開了魚鰭,一動也不動。那小魚見了,便毫不猶豫地迎上前去,緊貼著大魚的身體,用尖嘴東啄啄西啄啄,好像在吮吸什么似的。
最后,它竟將半截身子鉆入大魚的鰓蓋中。幾分鐘以后,它們分手了,小魚潛入海草叢中,那大魚輕松地追趕自己的同伴了。在這以后的數月里布蘭姆進行了一系列的跟蹤觀察研究,他多次見到這種情景。看來,現象并不是偶然的。經過一番仔細的觀察,布蘭姆認為,小魚是“水晶宮”里的“大夫”,它是在為大魚治病。
魚“大夫”身長只有三四厘米,這種小魚色彩艷麗,游動時就像條飄動的彩帶,因而當地人稱它“彩女魚”。魚“大夫”喜歡在珊瑚礁或海草叢生的地方游來游去,那是它們開設的“流動醫院”。棲息在珊瑚礁中的各種魚,一見到彩女魚就會游過去,把它團團圍住。有一次,布蘭姆發現,幾百條魚圍住了一條彩女魚。這條彩女魚時而拱向這一條,時而拱向另一條,用尖嘴在它們身上啄食著什么東西。而這些大魚怡然自得地擺出了各種姿勢,有的頭朝上,有的頭向下,也有的側身橫躺,甚至腹部朝天。這多像個大病房啊!
布蘭姆把這條彩女魚捉住,剖開它的胃,發現里面裝滿了各種寄生蟲、小魚以及腐蝕的魚蟲。為大魚清除傷口的壞死組織,啄掉魚鱗、魚鰭和魚鰓上的寄生蟲,這些臟東西又成了魚“大夫”的美味佳肴。這種合作對雙方都很有好處,生物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共生”。
在大海中,類似彩女魚那樣的魚“大夫”很多,它們都有尖而長的嘴巴和鮮艷的色彩。這些魚“大夫”的工作效率十分驚人。有人在巴哈馬群島附近發現,那兒的一個魚“大夫”,在6小時里竟接待了300多條病魚。前來“求醫”的大多是雄魚,這是因為雄魚好斗,受傷的機會較多;同時雄魚比雌魚愛清潔,除去臟東西后,它們便容光煥發,容易得到雌魚的垂青。
有趣的是,小小的彩女魚在與兇猛的大魚打交道時,不但沒受到期侮,還會得到保護。布蘭姆對幾百條兇猛的魚進行了觀察,在它們的胃里都沒有發現彩女魚。然而,他卻多次看到,這些小魚進入大鱸魚張開的口中,去啄食里面的寄生蟲。一旦敵害來臨,大鱸魚自身難保時,它便先吐出彩女魚,不讓自己的朋友遭殃,然后逃之夭夭,或前去對付敵害。
生物都知彼此依靠、共棲共生,而有些人卻待人不夠誠懇,總想著算計他人,為了一時的名利爭斗不休。其實,合作是維持秩序、克服混亂的重要法則,如果各自居功、互不相讓,這個法則必然遭到破壞,世間的秩序將無從談起。
上一篇:義中取利,仁中取財
下一篇:虧在利益,贏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