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是處”的小動物
前不久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說要送我一對小動物。起初我說不要,因為我對養(yǎng)小動物沒信心,養(yǎng)過幾次都不了了之。但小兒子一見卻非要不可,因為那是一對白色的、像小兔子那么大的豚鼠,看上去挺可愛。為不拂朋友好意,也為了滿足兒子的好奇心,我接受了它們,連同它們居住的鐵絲筐和“便盆”一起拿回了家。
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被一種奇怪的叫聲吵醒。“唧唧唧”的,是什么聲音?我從睡夢中清醒過來,意識到是我們家的“新成員”在叫。一定是它們的肚子餓了。我翻身下床,顧不上穿衣服,就跳起來開門上陽臺。黑暗中,那一對小東西伸長了脖子使勁兒朝我叫,好像已餓了五百年,我慌忙抓了一把萵筍葉丟進它們的鐵筐里,同時還充滿愛意地說了聲“吃吧吃吧”。但見它們尖著嘴“唰唰唰”地就猛吃起來。
晚上臨睡前,我給它們多多地喂了萵筍葉。心想,讓它們吃飽點兒,它們就不會那么早把我叫醒了。
不料它們依舊是天不亮就叫,依舊是伸長了脖子好像餓了五百年。這一回我沒那么好心情了,讓它們?nèi)ソ校┖靡路院蟛湃ノ顾鼈儭R院笪野l(fā)現(xiàn),它們餓得極快,幾乎一直處于饑餓狀態(tài)。而且消化也特好,那只接在鐵絲筐下的“便盆”,不一會兒就接滿了它們的屎尿。我只好不停地喂,因為稍微間隔長一些時間,它們就大叫特叫,讓你不得安寧。然后又不停地給它們倒屎尿,跟伺候老人似的,這都罷了,關鍵是吃了不長。很多天過去了,那么大一捆捆的萵筍葉吃了下去了,模樣依舊。
我感到很掃興,小兒子更是不再關心它們了。想想看,它們既不能像狗那樣看家,亦不能像貓那樣抱在身上玩耍,也不能像豬那樣養(yǎng)肥了殺來吃;還有,它們叫得也不好聽。似乎真找不出一條優(yōu)點讓人來愛它們。
我不甘心,去翻《辭海》,希望能找到一點兒證明它們有價值的文字。書上是這樣介紹的:豚鼠,哺乳類動物。穴居,夜間活動,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原產(chǎn)南美、巴西、烏拉圭等地的曠野中,世界各地均有飼養(yǎng),供醫(yī)學和生理學試驗等用。原來它們唯一的用處就是作醫(yī)學試驗。
但對我來說,它們是“一無是處”的。既然一無是處,又憑添那么多麻煩,我就不打算再養(yǎng)它們。可問了好幾個朋友,一聽我介紹情況都搖頭。我只好繼續(xù)養(yǎng)著它們,并繼續(xù)伺候它們。
有一天閑下來,我就站在那兒看它們。起初它們很驚慌,停止了進食,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我看。后來見我沒有走的意思,那股克制不住的饑餓感使它們又不管不顧地吃起來。
我忽然想,我嫌它們“一無是處”,不過是從人的功利觀念出發(fā)的,因為它們對我無用,討不到我的次心。但如果從造物主的眼光看,它們則自有它們活著的權利。再說了,它們也沒妨礙人類生活,是人自己把它們從曠野中弄回來的。人總是想在各種動物面前顯示自己的征服能力,征服不了大的,就征服小的,征服不了兇狠的,就征服溫順的。豚鼠就屬于這種又小又溫順的動物,它們被迫來到人類的身邊生活,說不定此刻它們非常懷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呢。它們能有什么錯?!
不過說是說,如果哪位朋友要這兩個小家伙,我還是會立即奉送的。我也是個有功利心的人哪。
上一篇:黑妞
下一篇:一株美麗的三色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