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扣銀罰輕師
雍正帝即清世宗。雍正年間,有一個駐京學使,他喜歡在同僚中吹噓自己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有一天,一位早年的先生來求見他。
他看了看老師那衣衫襤褸的樣子,就猜透了八九分。于是說道:“恩師光臨寒舍,學生三生有幸,有失遠迎,萬望恕罪。不知身體可佳?精神可好?專程前往,又有何見教?”寒暄了一陣,才讓座。
先生看了看滿屋生輝的裝飾和學生那不冷不熱的樣子,哪里還坐!便開門見山地說:“身體精神均佳,只是生活拮據。”
學使不等先生說完就說:“多年來,弟子牢記先生‘為官清廉’之教誨,不敢茍私。然清廉就要清貧哪!故手無銀兩,家無余資。”
不等學使說完,先生道:“為師不難為你,告辭了!”學生十分得意,照例在同僚中宣揚了一通,以示廉潔,心想傳到皇帝耳朵里,定會龍恩大降,身價倍增。這件事,果然傳到了當朝皇帝雍正的耳朵里。
哪知雍正帝不但沒有“龍恩大降”,反而大為惱火,說:“國將富,必尊師而重傅。古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又有‘一日三炷香,供奉天、地、君、親、師’之禮。學使棄先人之說,違先人之禮,實屬不道!”
于是傳旨:“從學使正俸以外的補貼中扣500兩銀,給其師,以順言正名!”
從此,雍正帝扣銀罰輕師的故事,便傳揚于世。吹噓自己的人,往往是在宣揚自己的無知。
上一篇:隱居的許由
下一篇:雷鋒與戰友并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