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的許由
離現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那時候的君主是由老百姓選出來的,他們之所以能夠被選上,是因為他們既能干,又公正,能夠勤勤懇懇地為大家辦事情。所以,在那時候,當君主是一件苦差事,既沒有什么特殊的享受,還要白天黑夜地奔忙。
當時,有一位君主叫作堯,他對待老百姓非常仁厚,做每件事都要先替老百姓打算,而自己卻吃野菜羹,穿最賤的鹿皮衣。他居住和辦公的“宮”,除了大一些以外,也和老百姓的房子沒有多大區別。在堯的治理下,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生活得非常愉快。
可是,堯到了晚年,有一件事很讓他傷腦筋。他想到自己年齡越來越大,精力越來越不行,是該找個人來接替自己的時候了,可是一時間還找不到合適的人。
那個叫虞舜的小伙子雖然很不錯,但畢竟還太年輕。前些日子,堯剛把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作妻子,希望她們能幫助舜努力工作,勤奮學習,使舜將來能成為治理天下的人才。不過,眼下舜還年輕,遠水解不了近渴啊,必須立刻開始尋找接班人。否則,自己一旦躺倒,老百姓的事情就沒有人去辦了。
第二天,堯就把大臣們都叫來,對他們說:“現在我已經老了,好多事情我辦起來已經力不從心。雖然說新君主要老百姓來選,可咱們做公仆的,必須先找到合適的候選人,百姓才好選擇呀。幾年前,我曾經請那位叫巢父的高人來接替我,可他不愿意,以后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現在你們看看,還有什么合適的人選嗎?”
大臣們議論紛紛,因為這是選擇新的君主,必須才干和品德都好的人才能勝任。所以誰也不敢貿然推薦。過了一會,老臣羲和忽然說:“聽說許由這人很有才干,可沒有和他打過交道,不知道是否名副其實?!?/p>
堯猛地一拍大腿,叫道:“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把這位高人給忘掉了!”
大臣們也紛紛贊成,都說這人名氣很大,應該把他請來,看看他能否勝任。堯當即決定派人去請許由。
可是,派去請許由的人接二連三地失望而回,他們說,許由一聽說是請他去接堯的班,就話都不說,就把他們打發走了。于是,堯決定親自去找許由。
堯找到許由家里,一看許由,原來是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身材不高,卻長得挺精神,只是態度很高傲。
堯謙恭地對許由說:“許先生,俗話講得好,日月已經升上天空,一支火把還想發出光亮,這不是太困難了嗎?春雨已經降臨,還要靠擔水去澆灌,不是白費力氣嗎?先生您就如同日月,如同春雨,一旦站出來,必然會天下大治??墒乾F在我還有勞無益地占著君位,實在問心有愧。請先生為百姓著想,代替我來君臨天下吧!”
許由冷笑一聲答道:“您不要再說了,我是不會當什么君主的。您治理天下多年,已經挺有成績了。這時候讓我來代替您,難道是讓別人來議論我是求虛名的人嗎?要說我這人哪,就是只求實際,不圖虛名?!?/p>
堯連忙說:“您為百姓而治天下,怎么會有人說您求虛名呢?人們只會贊揚您為百姓獻身呀!”
“您怎么不明白我的意思呢!我對這種贊揚一點也不感興趣。您見到鷦鷯這種鳥嗎?它在深林中做巢,有一根樹枝也就滿足了;還有我們這里的鼴鼠,它喜歡飲河水,只要能喝飽一肚子河水,它就別無所求了。我也是如此,只要能夠溫飽就心滿意足了。您說天下需要人去治理,這是你們的事情,與我毫無關系。打個比方說吧,廚師不做飯了,祭師即使餓著,也不會代替廚師去做飯的。”
不管堯怎么懇請,許由就是不答應,堯只好掃興地回到都城。幾天之后,有人來報告,說許由怕堯再去請他,不知跑到什么地方躲起來了。
許由跑到哪里去了呢?其實,他沒走多遠,就在潁水河對岸的箕山腳下住了下來。很快,就有人把許由的新地址告訴了堯。
堯想:許由這樣謙虛,不正是有真才實學的表現嗎?我還是要想辦法請他出來接替我。一下子辦不到,我就分兩步走。于是,他派人去請許由來當九州長的職務。
當時,中國就稱為“九州”。“九州長”實際上就是管理整個國家的負責人,只不過名義上不叫君主罷了。堯希望這樣可以使許由答應出山,來治理國家。沒想到,派去的人剛把這個意思說出來,許由就把耳朵捂起來,臉上一副痛苦的樣子,嘴里不住地喊:“您不要說了!不要說了!這些話簡直把我的耳朵都弄臟了!您回去告訴堯,叫他死了這份心。我許由一生不圖虛名,只求安安樂樂。清閑自在地活著??熳撸】熳?!”
等來人走遠了,許由才把捂耳朵的手放下來,嘴里還在嘟囔著:“這些追求虛名的世俗之人啊,真叫我沒辦法。要我當什么九州長?這話聽起來就叫人惡心!”
他一邊說,一邊不住地用手掏著耳朵,越掏越覺得耳朵被那些話弄臟了。“不行,我得去把耳朵洗洗。”于是他站起身,帶上一頓干糧,鎖上房門,走出來,向潁水河方向走去。一邊走,還一邊掏著耳朵。
路上有人看見許由這副怪樣子,就問他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說:“嗨,別提了,堯派人來請我去當什么九州長,這些話真是俗不可耐,弄臟了我的耳朵,我要到潁水河邊洗洗耳朵!”
人們聽許由這么說,都覺得奇怪:怎么還有聽人說話把耳朵聽臟了的事呢?于是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議論紛紛,都摸不透許由的心思。
許由走了幾十里路,來到潁水河邊,他揀了塊干凈地方蹲下來,從河里捧起清涼的水來洗耳朵,先洗左邊,又洗右邊。洗了一會,他抬起頭來,發現這里靜悄悄地,一個人也沒有。就停下來,打算歇息一會。忽然,他聽見有人從遠處走過來,越走越近,許由連忙又低下頭去洗耳朵。
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許由身后響起來:“這位老弟在干什么呀?”
許由回頭一看,見是一位須發皆白的紅臉老人站在那里,手里還牽著一頭小牛犢。許由看這老人不像一個普通人,就又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
不料,老人聽完之后,哈哈大笑,笑得連胸前的白胡子都抖動起來了。這下子把許由搞得莫名其妙,連忙問老人為何發笑,老人卻不回答,只顧牽著小牛犢向河的上游走去,一路走,還在一路笑著。
許由忽然想起,有人曾告訴我,這附近的山里隱居著一位老人,就是當年拒絕堯請他去當君主的巢父。這位老人在山中的大樹上建了個小木屋,就像鳥巢一樣。所以大家都稱他“巢父”。
許由連忙追上去問道:“莫非您就是那位德高望重的巢父老先生嗎?”
老人仍然在笑,也不回答許由,只顧走路。許由又跑到老人前面,攔住去路,說道:“老先生只顧大笑,難道沒有什么可以指教我的嗎?”
老人這才停住笑,說:“我是在笑你??!你就是那個許由吧!我原來聽說你這人德行不錯,可沒想到,你也是個表里不一,追求虛名的人啊!”
許由不禁打了個愣:“您怎么會這么想呢?”
“你不必抵賴,你如果真是那么不愿當君主,干脆早點躲進深山,隱姓埋名不就完了嗎?可你呢,還在外面招搖過市,想讓人們都知道堯是怎樣懇求你,而你又是多么清高地拒絕他。這只能說明你不是一個誠實的人,內心并不真正清高,只不過想騙取世人對你的敬佩罷了!”
說完,老人牽著小牛犢走,臨走還說:“嗨,真晦氣!好不容易下一次山,又碰上這么個虛偽的家伙,你怕堯的話臟了你的耳朵,我還怕你洗耳朵的水臟了我這小牛犢的嘴唇呢!小牛啊,你忍一忍,咱們到河上游去飲水吧,這里的水不干凈了!”
這番話說得許由滿面羞愧,無地自容,他知道,這老人一定就是巢父老先生了。他望著老人的背影鞠了一躬,說道:“承蒙您的教誨,我知道錯了?!?/p>
第二天,許由就卷起鋪蓋,進山隱居去了,此后再也沒有出過山,一直到老死在山上。
上一篇:陳賡和宋希濂的同窗情
下一篇:雍正帝扣銀罰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