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才實學無須裝飾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哀公的判斷,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塊的,遇事清醒果斷。”
莊子見魯王認真地聽著,就接著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那些著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莊子向魯哀公建議:“您如果認為我判斷得不正確,可以在全國范圍發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采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不過五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于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
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了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后,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于回答問題。于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雖然裝飾能增添美麗,但是,若沒有真才實學,再美的裝飾也掩蓋不了內在的空洞。
上一篇:白馬
下一篇:穿著蟒蛇皮的人